【勵•志】足食—捉得到的幸福
2021-02-15 00:00
中國人有五千年吃飯的傳統,米飯早已不限於果腹,而是融入了大家的生活,盛載着豐富的感情。我們打招呼會說:「食飯未呀?」見到很久沒見的朋友總少不了一句:「幾時食餐飯」。在香港這般富足的社會,平日裏米飯無甚新奇,可一旦遭遇變故,人們第一反應還是去搶購米糧。米,聯繫着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也是心安的所在。
因此稻米生產一直是關係到國計民生的大問題。中國科學家自上世紀六十年代起不斷投入這方面的研究,有「中國雜交水稻之父」稱譽的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是其中之一,他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排除萬難成功研發出產量比傳統水稻高百分之二十的雜交水稻。此後的四十多年,直到今天他還在不斷改良有關技術,並推廣到印度、印尼、非洲諸國等同樣以稻米為主食的國家。他為世界糧食供應作出的貢獻為他贏得了二○一六年第一屆「呂志和獎——持續發展獎」。
近年他又生出了海水種稻的念頭,他估計如果能成功種出海水稻,至少可以多養活兩億人。以中國為例,約三分之一的耕地乃是沼澤、窪地和鹹水近岸海域,這局限了農產品的產出。若能在鹹水區域種植稻米,便能騰出淡水農田耕種其他農作物,更有效地使用土地。
由袁氏開發的青島海水稻研發中心,在山東沿海種植了超過二百種稻米,使用經稀釋的海水灌溉稻田,最後有四種類型的稻米每公頃產量高達六點五至九點三噸,成績令人鼓舞。這也說明了,其他淡水條件稍遜的地區,也有望以這方法種植稻米,甚至其他農產品。
種米本身是一個艱辛的過程,小時候常聽到長輩說「粒粒皆辛苦」,訴說農夫耕種的辛苦,所以一定要把碗中的米飯全部吃掉,才對得起農夫的汗水和天然資源給我們的美味。城市人大多不愁沒有足夠的食物,令人發愁的可能是過多的選擇。或許,我們不單止從胃口做起,「惜食」之餘,也「識揀」,需要多少才買多少,與其他人一起分享資源。願大家都口福常有,心中富足!
呂志和獎助理總經理程珍
關鍵字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