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與專家統一思路 制定「貼地」防疫政策
2022-07-19 00:00
新一屆政府上台後,擴大抗疫專家顧問團隊,希望他們能提供更科學為本的精準抗疫意見,以最低成本達致最大抗疫目標。可是,兩名專家顧問卻聯同其他學者聯署撰文,提出透過感染和接種疫苗建立免疫屏障的「混合免疫」策略,與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的思路並不一致,令市民感到混亂。當局宜盡快與專家開會,就抗疫思路統一意見,並制定更清晰的抗疫路綫圖,讓市民知所適從。
行政長官李家超早前在原有專家顧問團隊基礎上,再委任多三名專家,包括孔繁毅、劉澤星和劉宇隆,令專家小組人數增至六人。另一位專家顧問袁國勇日前與孔繁毅和港大兩名學者在網上聯署撰文,建議先與外國通關,並應趁夏天新冠病毒活躍程度較低,逐步放寬社交距離措施,讓社區低度傳播產生自然感染,加上疫苗接種,以便在冬天來臨前達致最佳保護的混合免疫效果,以免醫療系統崩潰。四人同時建議放棄大廈圍封強檢,以及取消學校每天快測等成本較高的防疫措施。
混合免疫未屆推行時機
在當前疫情反彈之際,兩名政府專家顧問公開提出防疫路向新建議,再配合政府早前暫緩航班熔斷機制,提議在「安心出行」引入紅黃碼,以便識別及監察確診者和入境檢疫人士等措施,予人當局正透過專家放風,對進一步放寬社交距離措施測試水溫的感覺。
不過,根據盧寵茂所言,混合免疫始終仍是一個理論;他強調政府絕不能在此時「躺平」,尤其當前連續六天每天有逾三千人染疫,病毒即時傳播率為一點七,即一個人確診可感染一點七人,預計未來兩周感染數字會增加一倍,而三歲以下幼童仍未能接種疫苗,目前仍有三成八十歲以上長者未打針,當局更需保護好這兩個體質較弱的群組,以免對公共醫療系統造成沉重壓力,反映當局與專家顧問的意見有分歧。
由於這些專家在傳染病學屬權威人物,在醫學界有一定話語權,且愛在科學期刊或傳媒發表言論,連大學方面也不易左右其言論。專家在沒有政策包袱下高言放寬社交距離措施,自然能博取眼球,但卻再次犯了不顧政府立場的毛病,結果變成各有各說,令市民感到疑惑,無所適從。當局在尊重專家的言論自由之餘,亦應盡快與其開會,就疫情防控意見進行協調,統一口徑才對外發表,並考慮設立發言人,由其負責與傳媒打交道,避免出現各有說辭的做法,減少不必要的混亂。
此外,當局亦要盡快梳理出一套更清晰、在有序可控下逐步對外開放的防疫路綫圖,因香港是國際城市,加快與內地和外地恢復通關,才能提升競爭力。新一屆政府表明與內地通關時,要確保不會增加內地風險,若無法與內地盡快通關,則只能先對外恢復聯繫,以減少不便為原則。政府正考慮引入紅黃碼,紅碼只針對在家隔離的確診者,並須佩戴電子手環;黃碼只會應用在入境旅客,目的是縮減七天檢疫期,改為局部居家健康監測,容許其恢復部分點對點活動,卻限制其進入高風險處所或要除口罩的活動,將受影響範圍縮小。待收集和分析相關數據後,再進一步檢視檢疫日數,冀能最終可達致免檢疫入境,若這套精準防疫政策推行得宜,既可有效控制輸入風險,亦可讓內地有更大信心與本港恢復通關。
趕在冬季前為老幼打針
港府亦要盡快商討為三歲以下幼童接種疫苗,一俟有決定須盡快落實,並設法提高長者接種率,因若擔心冬天爆發新一波疫情,便須與時間競賽,才能趕及在冬天來臨前為幼童和長者打至少兩針,建立避免第五波疫情慘劇重演。
港府有清晰抗疫思路,短期須與專家顧問小組磨合適應,制定一套切合香港實際需要的控疫政策,做到既不躺平,也不共存,加快經濟社會復常。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