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萬億化債助地方減負 提振經濟尚待更多舉措

2024-11-09 00:00

市場盛傳中國會在美國大選後出台新一輪刺激經濟措施,包括總值10萬億元(人民幣,下同)的救市方案,昨天終天揭盅——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增加6萬億地方政府債務限額,以置換存量隱性債務,分3年實施;加上從今年起連續5年從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券中預留專門用作化債的4萬億,總計10萬億。

儘管上述措施僅針對地方債務,遠遠不是市場設想的大規模「救市」,但對於改善地方財政畢竟有正面作用,故此值得歡迎。希望在這個基礎上,中央審時度勢,適時出台更多改善營商環境,有利於推動整體經濟發展的舉措。

受到內外各種不利因素夾擊,內地今年首3季經濟增長4.8%,要完成全年5%增長目標並不容易。值得一提的是,內地經濟復甦乏力不是今年才有的事,最近幾年都是如此。單以地方政府而言,經濟蕭條導致房地產和稅務收益大降,加上疫情期間「動態清零」開支巨大,造成資金鏈斷裂、庫房「乾塘」的惡果。近年內地屢次傳出地方公職人員遭欠薪的消息,絕非無因。
經濟蕭條釀地方資金鏈斷裂

根據財長藍佛安介紹,2023年底全國隱性債務餘額為14.3萬億。假如這些債務不盡快化解,會產生甚麼惡果?首先,隱性債務和相關利息隱含「爆煲」風險,可能傳至實體經濟;其次,債務過多勢必導致地方政府「綁手綁腳」,難以通過增加開支,落實積極的經濟民生政策。不問可知,隱性債務一日不除,妨礙社會穩定的因素就會不斷累積,搞不好甚至會演變成政治問題。現在中央公布了針對性措施,實有利於地方政府減負,騰出空間在教育、醫療、安老、地方基建投資、科技創新等範疇發力,最終惠及整體經濟。

當然,上述措施不應亦不能是終點。中國經濟形勢很複雜:對內,股市樓市多年不振,今年9月的大規模救市措施雖一度發揮作用,可惜無以為繼,證明救市力度並不足夠;對外,特朗普重返白宮,未來4年美國對華政策極有可能影響中國經濟走向,其中對華進口商品加徵60%關稅,勢必令中國出口面臨更大壓力,加上美聯儲可能因特朗普的擴張性財政政策而放緩減息步伐,意味中國經濟復甦前景可能更不樂觀。種種不利因素擺在眼前,推出更多刺激措施實屬必要。
特朗普關稅戰不利中國復甦

形勢比人強,無論對內對外,中國均應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中央9月落實救市措施以來,期望管理做得不足,市場要求「加碼」政策卻跟不上,其中沒有明確披露市場最關注的增量財政政策規模和日期等關鍵資訊,更是一大失誤,以致無法鞏固救市效果。今後不應重蹈覆轍。其實,在刺激經濟方面,內地「彈藥」充足,有條件做得更好,其中一個優厚條件就是中國政府負債率僅為67.5%,遠低於平均負債率分別高達118.2%和123.4%的G20和G7國家。

中國經濟面臨的挑戰仍然相當艱巨,此乃不爭之事實。幫助地方化解隱性債務僅為第一步,更積極的財政政策,包括繼續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擴大專項債券發行規模,以及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甚至推出支持房地產市場發展的稅收政策,均值得考慮。促進外貿是迎擊特朗普關稅戰的重點,昨天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擴大出口信用保險承保規模及覆蓋面,用足用好小微外貿企業政策性貸款等舉措,反映中央已在提前部署。未來一段日子,中國既要安內,又要攘外,考驗不可謂不大,改善預期、提振信心、加強施策乃箇中關鍵。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