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學習|升中呈分試4大技巧 即學即用 不學會後悔
2022-05-19 15:16
Spencer sir 有個學生叫Marcus,父母在他唸小四時下定決心要仔仔入讀King’s college。不過他小五的第一次呈分試失守,全級跌至倒數29名。不過,Spencer sir跟他講了這4個技巧後,成功在第二次呈分試挽回失地,全級排名大升至第31名!雖然不是甚麼驚天動地的轉變,但總算為他第三次呈分試打好基礎!更重要的是,這4個技巧都是可以即學即用,實用性極高。
1. 成level好幫手──錯題簿
小朋友在每一節課完結後或者在做錯題目時,應把做錯的題目寫進去,將正確做法填寫在旁邊。
例如:其中一個閱讀理解問題問You在文中是指什麼,答案其實是指Everyone 而不是Readers。在考試前將錯題簿內的題目重做一遍,確保自己在下一節課和考試時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這非常關鍵!各位家長、小朋友,試回想過去有多少次在考試或測驗時,犯上同一個錯誤。如果能夠確保所有錯過的題目都不會再錯,各位的分數,可能躍升10分。久而久之,學生便能養成了定期複習錯題的良好學習習慣,成績亦會因此進步。記住!不要相信自己的腦袋記得,寫下來便更不會容易忘記。
2. 有系統學英文Grammar: 5+1定律
Spencer sir建議先明白5大重大文法課題 (Tenses / If 句子/ 詞性轉變 / 主被動轉換 / Participle Clauses)。因為這些文法重點在過往呈分試都經常出,這些grammar是記得便能拿分以及避開陷阱,CP值極高!那麼5+1的1是甚麼意思呢?這是1個最現實的方法,你想可以好快學返重點,最快的方法就是做Grammar 練習,尤其做proofreading (Spencer Sir推介Complete Drill in Proofreading 系列的練習書。有時小朋友會覺得自己一定可以看到錯甚麼,一定知道哪個文法有甚麼陷阱位置!不過,真正做時又是另一回事。做proofreading能夠鞏固所學之餘,還可以提升自己的writing分數,少5個grammar錯誤已經可以有效幫你的作文提升!
3. 詞彙溫習系統
詞彙絕對是呈分試的基礎,尤其英文科。不過,很多同學都用了一些很低效率的方法記詞語。雙動作是指大家記詞語時不要只記那一個詞語,這樣是沒有用的。因為詞語是句子的構成部分,如果小朋友不知道如何使用,那麼辛苦記下的詞語都是白費心機。所以第一個動作是記collocation,collocation是詞語搭配。
例如:acquire knowledge,但我們不會說learn knowledge。這些詞語搭配可以令大家的英文更自然,脫離生硬的感覺。另一個動作是造句,只有造句才能讓小朋友知道如何運用一個詞語。如果小朋友太懶惰,那麼多看例句都是一個好方法。雙幫手是指多用不同Apps 溫習。大家可以試用Quizlet 及Lingvist等Apps,自己製作記憶卡,他可以直接製作不同的quizzes 考大家,非常方便! 第二個幫手是多感官。發現很多同學只是依賴一種感官去記詞彙,例如部分小朋友會只靠望着英文單字,部分同學就只是抄寫。
大家過幾日就很快忘記,根據心理學的研究 (Spencer Sir 大學都研究過) ,只要多用不同的感官,就愈大機會可以記到詞彙。
下次你可以嘗試:
手抄3次 (觸覺),大聲讀1次 (視覺),甚至錄音,平時聽3次 (聽覺)
4. 閱讀理解搶分
基本上每次呈分試,每間學校必出兩至三篇,佔分最重,名校如喇沙小學非常重視Comprehension,佔分佔全卷一半左右,但考生普遍無心機看。無心機看的原因有很多,包括不懂詞語、文章篇幅過長等等。讓我們逐一擊破。若過大家遇到不懂的詞語不用慌張。每句句子最重要釐清主語動詞賓語。而句子與句子之間,最重要釐清上下句的關係,例如:因果、假設等等。因此,除了不斷記詞彙,也最好學不同的sentence structure。而文章篇幅過長的問題,小朋友可以讀了一部分,然後看到有把握的題目便立即作答。最關鍵的是不要先做一些要概括全文的題目,因為那些題目真的需要理解長長的文章,錯誤率極高,所以先做其他題目,加強對文章的理解。
希望大家能運用這4個小技巧,讓自己的呈分試分數得到提升。祝大家都可以入讀心儀的中學!
撰文:Spencer Sir
港大一級榮譽畢業,在學期間獲11份獎學金,曾任國際銀行MT,歷年來教授過5000名學生,早前獲香港青年協會邀請擔任2020-2021 DSE工作坊講者。
Facebook 專頁:Spencer Lam English Team
網頁:spencerlam.hk
延伸閱讀:
看電影學英文|Spencer Sir分享4大方法 延遲顯示字幕 提升聆聽能力
停課復課無限loop Spencer Sir分享2大高效學習秘訣
立即下載|全新《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yLrgYZ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