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劄記|習史育才

2022-12-02 11:30

筆者在之前的文章都提到學習國史對個人修身的重要性。然而,學習國史除了有助培養個人品格,還可以培養學生的思考方式,培養具備國際視野、有遠見的社會棟梁。在是次專欄,筆者會以教育家張伯苓為例子,說明習史可如何開闊年輕人的視野。

張伯苓是南開大學的創辦人和校長,並對中國近代教育發展有相當重要的貢獻,尤其是對中國體育教育發展的貢獻。國民政府推動體育發展的要員郝更生曾經提到,張伯苓與中國當時的體育教育發展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學者羅時銘也有類近的看法。可見,張氏是「眾人皆醉我獨醒」,積極推動國家的體育教育發展。

張伯苓的教育主張可謂有領先時代的遠見。雖然在晚清民國時期,教育救國的觀念可謂相當普遍,當中尤其以嚴復的觀點為代表。可是,以體育教育為切入點的教育方式,可謂張伯苓的創見之一。當時,張伯苓認為體育教育有助推動救國事業。他鼓勵增加國內運動員與國外人士的交流,以磨練國內運動員的競賽能力。

另外,他也強調體育教育應納入全國中小學的課程之中,一方面體育教育是德育的一種,是培養年輕人人格的重要一環;另一方面這能儲備國家的體育精英,進一步增強國家的國際地位。因此,張伯苓大力在南開大學增建體育設施,把體育教育納入教育課程之中。南開的學生還要修讀完一些必讀的體育科目才能夠畢業。

除了是一位愛國教育家,張伯苓還是一位具備國際視野的教育家。張氏與天津基督教青年會的成員都有非常密切的交流。因此,張氏也吸收了外國推動體育教育的經驗。同時,具備國際視野也不代表要拋棄中國傳統文化。張伯苓也把國術的元素加入到南開大學的體育課程之中。

學子認識國史,就是認識國家歷史人物的一生,並從中吸取可貴的人生經驗。張氏為國家教育發展開新篇,大力推動學校的體育教育,說明了在歷史留名的人物往往都是有超越時代的眼光,以創新方法,為國家發展作出貢獻。


張瑋宗
作者為青年史學家年獎2019得主,國史教育中心(香港)青年組委員,現就讀香港大學文學院。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2022年12月2日教育版專欄「學與教」。


延伸閱讀:

青史劄記|汗牛何以充棟宇

青史劄記|歷史與現實

青史劄記|傳承

青史劄記|至樂無樂

青史劄記|歷史創作兩不誤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