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劄記|「求甚不解」

2022-09-09 12:32

筆者在中學畢業後的一段時間,依然有繼續接觸不少高中學生。有時候筆者會在學校擔任課後學習班的導師,有時候筆者會在生涯規劃的場合跟同學分享學習歷史的心得。

據筆者的個人觀察,不少在學習歷史上遇到困難的學生,都是「求甚不解」的學生。這並不是「錯字」,筆者只是活用了「不求甚解」的意思,轉化為「求甚不解」,意思是學生往往依賴背誦,忽略了理解消化的過程,因而難以鞏固自己的學習成果。

學海無涯,可是準備考試的學習時間有限。學子往往會為了應付考試,大量背誦一些參考資料,例如史實、參考書答案、課本資料等等,有些學子是為了應付考試的基本要求、有些是為了在考試爭取好成績。但是,學子需要想想學習歷史的意義在何處?是不是純粹為了考試高分呢?筆者個人認為,「求甚不解」的癥結在於學子缺乏「純粹的學習興趣」,也就是對學習歷史的好奇心。

除了上回筆者提到一些建立「習史氛圍」的方法外,還有甚麼方法能啟發學生對學習歷史的興趣呢?筆者認為,「實踐學習」會是對症下藥的良策。學子對學習歷史缺乏興趣,在於以為學習歷史只是一種單向式,由老師教導學生的學科。然而,學子也可以親自「還原」歷史,如學校能舉辦一些口述歷史的活動,讓同學訪問父母、親戚,甚至鄰居,同學能藉此嘗試掌握自己家庭的歷史,或者是長輩的「辛酸史」。一來這能夠加強子女與家庭,或者身邊人的聯繫;二來可以讓學生親自「感受」歷史,在傳統課堂學習以外認識歷史。學生可以在訪問過程,整理自己準備好的訪問成果,其後跟同學、老師交流。學生還可利用多媒體方式,例如短片、圖畫等,呈現自己家庭的「歷史」。這個方法情理兼備,不失為啟發學生學習歷史興趣之良策。

若要應對學生學習歷史時「求甚不解」的現象,不但需要學校老師的主動介入,還需要各位學子多參與支持學校、教育團體舉辦的歷史研習活動。


張瑋宗
作者為青年史學家年獎2019得主,國史教育中心(香港)青年組委員,現就讀香港大學文學院。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2022年9月9日教育版專欄「校長有情」。

圖:資料圖片


延伸閱讀:

青史劄記|學而優則教?

青史劄記|課外也是課內

青史劄記|香江故宮遊

青史劄記|互鑑以興

青史劄記|勝迹且行且珍重


立即下載|全新《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