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學林|真迹(上)

2022-11-16 12:31

今次和大家談談「真迹」的價值和意義。考試當然是講求功力底蘊的考驗,但既然考試作為一種恒久的制度,就很難避免沒有「漏洞」。所謂的漏洞不一定關乎對錯,而是同一樣事物有既定考核範圍(例如範文),又有既定年齡層(應考學生),又要達到某個水平的測試(中文的閱讀、寫作能力),就很難避免「重複」、「規律」的現象,再加上中文科的「開放答案」相對多,單一的主觀看法未必有參考價值,但眾多的主觀加起來,就是一種普遍的想法和現象,如能加以分析,往往對學生有莫大裨益。

過去近十年,每年教出的5**學生數量都領先全港。數字不騙人,當5**學生人數佔了全港四成以上,以全港全年平均只有四百多個5**的話,二百多個學生的真迹就成了最重要的教學能力的印證。

所以我每年都幫學生付費買卷,正本歸他,副本給我,讓他們知道過去一年師兄姊考取了好成績,然後給了他們重要的「真迹啟發」,此刻他們也能傳承下去,造福下年應考的師弟妹。

全港四百多所中學,平均的話,每所中學一年能有一個5**中文科考生。但當然,有些中學一年能多達十個、八個中文科5**,這就代表了兩點:一、有些中學很少能親見自己學生的5**卷;二、即使是頂尖學校,十份左右的真迹依然無法「數據化」,依然無法提供有效的教學證明——因為,寫作卷分三題,十個學生即或平均分布,屈指可數的考卷,參考價值並不高。

學生的真迹,說明了我過去教學一年的成果,如果學生深受我影響,那麼就更能說明我的一套教學方法對他們有益,能在公開試中過關斬將,收穫好成績。所以,每年放榜,既為學生的成績感到驕傲,同時亦不敢自滿,一定買回更多的真迹進行分析,從而提升教學質素。

例如5**學生的平均寫作字數是多少呢?又例如不同等級、分差之間有甚麼共通點呢?又例如有甚麼取材故事是普遍受落/不受落?5**的學生有甚麼常用例子,甚至是常用的四字成語、句式?他們的轉折段如何處理才會自然、不會給人刻意造作之感?

電郵:[email protected]


林溢欣
作者為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哲學碩士,中文科補習名師。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2022年11月16日教育版專欄「學與教」。


延伸閱讀:

中新學林|光影流動(下)

中新學林|光影流動(上)

中新學林|完美無瑕

中新學林|種葱

中新學林|初心


立即下載|全新《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