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雜誌|不諳中英文難求醫 寧籌錢回鄉治病 少數族裔棄主流服務 倡增溝通補基層護網

2024-10-10 08:00

有社工指,少數族裔長者因語言障礙,未有使用主流社區及醫療服務。
有社工指,少數族裔長者因語言障礙,未有使用主流社區及醫療服務。

應對人口老化帶來的醫療壓力是近年熱議話題,社福界人士指,近80%居港的少數族裔長者,出現過胖、高血壓、糖尿病等長期病患,但他們因語言障礙,未有使用主流社區及醫療服務,更有個別長者借錢回鄉治病,情況令人關注。如何讓少數族裔長者納入基層醫療保護傘,地區人士指先要消除少數族裔的孤立感;社工建議增設「少數族裔社區大使」的溝通渠道;關注團隊則提議當局增撥資助,鼓勵主流長者中心吸納少數族裔會員,地區康健中心亦要主動出擊,分頭找出該批隱蔽長者,解決醫療隱患。 

據《2021年人口普查》,撇除31萬名外籍家庭傭工,全港65歲或以上少數族裔長者,10年內由9910人增至25792人,當中15.1%人士需要長期照顧,預期隨本港人口老化,少數族裔長者的長期照顧比例亦按年遞增。另外,中大醫學院「賽馬會共建健康家庭計劃」亦發現,超過75%參加的少數族裔服務使用者出現肥胖問題,而大多數人士於參加計劃前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壓、糖尿病或高膽固醇,反映不少少數族裔人士欠缺健康管理意識。

市民可透過地區康健中心參加「慢性疾病共同治理計劃」,少數族裔人士亦是服務對象。
市民可透過地區康健中心參加「慢性疾病共同治理計劃」,少數族裔人士亦是服務對象。

於香港出生的巴基斯坦籍融樂會幹事Javria指,少數族裔長者普遍患上心臟病、糖尿病,以及俗稱「三高」的高血壓、高血脂及高血糖的慢性病,與他們的飲食習慣有莫大關係,因為少數族裔人士的烹調方式,傾向多油、多鹽,亦較濃味;食物偏向高熱量及高澱粉質,容易致肥。長年累月下,不少長者出現過胖情況,亦衍生膝頭痛楚的後遺症。她稱,粗略估計,約80%的60歲以上少數族裔長者患上「三高」等長期病。

政府於2022年底推出《基層醫療健康藍圖》,以應對人口老化及慢性病發病率上升的挑戰,同時推出「慢性疾病共同治理計劃」,透過地區康健中心,為45歲以上本港居民提供糖尿病及高血壓篩查,少數族裔亦是服務對象。不過,曾在地區康健中心工作的Javria稱,少數族裔長者本身極少使用本港的公立醫院醫療服務,如專科門診,因而未被納入公營醫療保護網,未有定期檢驗及覆診監察病情,該類隱形患者往往於發病送院才揭發患病,但病情已趨嚴重。

語言障礙為不合適主因

她補充,語言障礙是少數族裔長者找不到合適健康諮詢服務的主因。她稱,少數族裔長者的教育水平參差,不少人只懂說家鄉話,不懂說及寫粵語及英語,部分只懂說簡單英語,但不懂看及寫,曾有長者反映到地區康健中心求助,希望了解「慢性疾病共同治理計劃」的申請事宜,但因語言不通,職員及護士雖耐心地為她將中文的申請須知翻譯為英文,但最終她因英語水平有限,未能詳細理解致無法申請,該長者事後抱怨浪費時間,對服務留下負面印象。

Javria亦指,即使個別長者獲得公立醫院的專科門診服務,但亦因溝通問題,最終要回家鄉治病。她稱,早前1名患糖尿病的巴基斯坦老翁到地區康健中心求助,經轉介檢驗發現患上嚴重腎病,並獲安排接受公立醫院麥科門診服務。老翁稱,醫生指其腎病嚴重,需「洗腎」醫治,但長遠要移植腎臟,惟輪候需時,擔心老翁未輪候到已有生命危險。期間老翁因持續「洗腎」致傷口刺痛,他得悉可回祖家進行「換腎」手術,曾於覆診時向專科醫生查詢自身病情,惟他認為會面時間短,醫生交代不清楚,其子之後再找相關醫生了解亦無果,老翁最後決定回鄉「換腎」續命,現時病情已經受控。

少數族裔長者受飲食習慣影響,往往患上「三高」等慢性病而不自知。
少數族裔長者受飲食習慣影響,往往患上「三高」等慢性病而不自知。

Javria指,聽聞近年有多名少數族裔長者回鄉醫病,但大部分少數族裔長者來自基層家庭,來回機票不便宜,少數族裔之間會籌錢協助對方買機票,襄助完成心願。不過,她指事件令她反思如何可以改善溝通問題,讓少數族裔長者亦可留港醫病。

分散各區的主流長者中心,是長者接收社區及醫療資訊的重要渠道,惟香港基督教服務處於去年底至今年初進行「少數族裔長者使用主流服務調查」,發現逾80%少數族裔長者及護老者從未使用主流長者中心,暴露少數族裔長者接收社區資訊的重大盲點。香港基督教服務處轄下「耆望—少數族裔長者支援計劃」的計劃主任劉慧幸指,不少少數族裔長者對醫療券、樂悠咭及兩元乘車優惠的福利毫不知情,顯示資訊鴻溝嚴重。

去主流長者中心如同「異類」

另一名前線社工Joe亦指,多名少數族裔長者反映很少去主流長者中心的原因,是相關中心的職員及會員都是華人,活動亦以華人為對象及用粵語進行,鑑於語言不通不參加,亦不知有何活動可參加,更有長者感到自己置身主流長者中心如同「異類」,儘管職員落力翻譯,但他卻不諳英語,過程中只感無比尷尬,基於這類不愉快經驗,不少少數族裔長者寧願留在家中,或到公園閒逛,都不願到主流社區中心。

九龍城區議員利哲宏是土生土長的巴基斯坦裔港人,對如何突破溝通鴻溝,他關注協助少數族裔長者減少孤立感,希望當局增加銜接服務,協助少數族裔長者了解主流服務,助他們重新連接社區。而在過渡期,他認為提供少數族裔人士服務的機構應設立專門通訊群組,將最新的社區、醫療及福利資訊,以錄音或短片形式向少數族裔人士發布,由他們告知家人。Javria亦指,除定期家訪接觸隱蔽的少數族裔長者,亦到少數族裔婦女聚集的公園探訪,傳遞訊息。

利哲宏指,減少少數族裔長者的孤立感,有助他們融入主流長者中心。
利哲宏指,減少少數族裔長者的孤立感,有助他們融入主流長者中心。

增資助鼓勵中心主動吸納

劉慧幸提到,公營醫療系統雖設翻譯服務,但並非所有少數族裔長者知悉及懂得申請,促當局加強宣傳及簡化申請手續。近年港府設立「少數族裔社區大使」,協助少數族裔人士融入社區,她指該計劃取得成效,希望未來成為恆常化服務。Joe亦指,「慢性疾病共同治理計劃」有助找出患有三高的少數族裔長者,建議當局盡快將單張翻譯為不同少數族裔語言作推廣,並促當局於原有的主流長者中心增設小隊,連同地區康健中心主動接觸少數裔長者,及早了解他們的健康情況。

融樂會總幹事謝永齡則建議,當局為主流長者中心制訂「關鍵績效指標」,若中心達致招收一定名額的少數族裔人士會員,可獲得一定比例的資源,希望鼓勵相關中心積極吸納少數族裔會員。

缺主流醫療社區服務認識 「以老護老」致身心俱疲

因對主流醫療及社區服務欠缺認識,大部分少數族裔長者由家人照顧,衍生「以老護老」的個案,如由年逾60歲、患長期病的子女照顧高齡父母,亦有正值壯年的照顧者,同時兼顧年邁父母及幼年子女,致身心俱疲。

前線社工Joe稱,曾接觸一對尼泊爾母女個案,由60多歲患膝痛及高血壓的女兒,照顧不良於行,患心臟病、高血壓及哮喘的80多歲母親。她稱,這位孝順女每天要為母親及家人準備3餐,又為母親抹身清潔及餵藥,下午又推輪椅帶母親到附近公園曬太陽,見同鄉,直至家人下班回家,再去「買餸」及採購母親和家居日用品,由早上忙到夜晚。夜裏她若聽到母親咳嗽,亦要起床了解,看是否要讓母親吸氧氣舒緩,坦言長期休息不足。

Joe指,最令該照顧者感到壓力,就是帶母親到公立醫院專科門診覆診,據知她不諳英語,需與妹妹同行,以便向醫生交代母親病情及了解治療情況,因此每當母親覆診前幾星期,她就為妹妹能否請假而憂慮,承受極大精神壓力。

現時本港約有2.5萬名少數族裔長者。
現時本港約有2.5萬名少數族裔長者。

承受精神壓力 長期休息不足

Joe又稱,不少居港少數族裔是三代同堂的大家庭,外間往往以為他們人多好辦事,家人可以分擔照顧責任,但實則為人子女或媳婦的「夾心階層」,要肩負照顧父母及子女生活學業的重擔,壓力不輕。她指,作為兒子的男士要上班工作,媳婦便帶孩子及照顧家翁、家姑或自己父母。她曾接觸1位育有3名子女的印度婦女,該婦女平日亦要照顧70多歲的家翁及家姑,但會於讀小學的子女下午回家前打理家居及「買餸」,並為「兩老」安排午餐及餵藥,安排妥當。

不過她指,當該婦女要陪伴長者到公立醫院專科門診覆診,便打亂生活節奏,因為每次覆診輪候需時,往往耗上2至3小時,該婦女要請同鄉接送子女上學或放學,並代為照顧;若同鄉未能協助,她寧願聯絡班主任讓子女延長留校時間,待安排長者回家後再接子女放學。

記者:關英傑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