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洪水桥古洞部分商地 改划建住宅纾楼荒
2021-09-14 00:00
随著港深两地发展愈趋密切,新界北土地发展亦有新思维。陈茂波在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本港早年发展一直集中在港岛和九龙,直至后来才开始发展新界,新界地区向来以居住为主,「这导致很多居于新界的市民,日常也需要乘车到市区上班,不但令交通负荷很大,也令不少打工仔需要长途跋涉上班。」
为打破局面,政府近年除了积极在古洞北/粉岭北开拓新发展区,也在新界北选定三个具发展潜力范围。展望未来,他指本港发展布局有机会再略为改变,除了是出于自身的需要,希望让本港空间规划变得合理化,让日后迁入新界的市民原区就业,减少舟车劳顿,也是由于在「十四五」规划之下,加上中央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预期香港与深圳和之间的合作会更加频繁,需要沿着深圳和香港之间的新界北部,尤其是邻近边境的地方,物色可供发展的土地,除了用作发展住宅,更重要是作工商业用途。
他表示:「整个边境禁区释出范围,尚有很多土地,会从东到西扫一次,重新检视一下可作发展用途……老实说,若讨论与深圳合作,在我们香港边境可以(有土地)开发得到,用得到,企业在这里落户,交税也交给我(港府)啦。」
至于如何与深圳对接,他说未来作发展规划,需要考虑如何善用土地,促进与深圳合作,而两地日后若要合作得好,须想办法「打通」人流和物流,交通接驳是未来一个重要课题,包括值得研究以铁路将洪水桥和前海连接起来,「从香港整体发展布局来看,这是十分make sense(合乎情理),反正我们也要跟深圳合作,他们那边有前海,我们在这边有一个边境范围。」
陈茂波表示,倘若成功在边境附近物色土地作工商业用途,原本已在洪水桥和古洞北/粉岭北发展区内预留的一些商业用地,若能进一步改善交通配套,是可以考虑改作住宅用途,让工商用地集中在靠近边境的位置,他认为这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方案,并认为最少有三大好处。
他指出,两个新发展区邻近交通基建,也会距离市区相对较近,相对于邻近边境禁区用地,用作发展住宅是有大优势,「当这些社区多了人居住,可产生较大的群聚效应(Critical mass),可提供更多社区配套和服务,用作GIC(政府、机构或社区设施)的用地也可以较多。」
更重要的是,倘这个方案「行得通」,新发展区内的用地可以较快改作为住宅用途,有助解决中短期的房屋需要。
问到为何计画改变整个新界北区的发展策略,陈茂波坦言早年在设计和规划两个新发展区时,著眼点放于让入住居民可以原区工作,当时与深圳合作的愿景并没有那般清晰,但面对过去数年的变化,本港在规划上不可以只单看深圳河以南,也要考虑如何与深圳协同发展,因此需要沿着边境范围再物色可供发展产业的土地,再让新界北部的南面土地改作住宅用途。
他亦强调,位于边境附近的部分土地过往不作发展,除了属禁区范围,也是由于个别用地生态价值较高,在研究过程中若发现生态较为敏感的用地,如渔塘及湿地,或处于候鸟飞行路径之上的用地,会投放资源,好好保育,「任由这些渔塘一直丢空,不去打理,慢慢荒废,生态价值也会下降。」
關鍵字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