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论|政府做足垃圾费准备了吗?

2022-12-12 00:00

政府预订明年推行垃圾徵费,一旦开始推行,市民把废物分类的意识必定加强,估计回收物数量必会大增,不过,近日环保署表示将逐步撤走街上的三色回收桶,理由是三色回收桶回收量不及「绿在区区」,但此撤走的理由,明显没有考虑到明年实行垃圾徵费后回收物数量将有所增加,或会造成市民回收物无处回收的困境。

为配合垃圾徵费,环保署透过绿展队、废塑胶回收先导计画和公共屋邨厨馀回收计画等,在地区推动减废回收。然而,相对于全港二百六十多万住户来说,这些计画的规模严重不足。目前来说,政府还是主要依靠「绿在区区」回收最少八类常见的回收物。「绿在区区」现时有十一个回收环保站、三十二个回收便利点和在十八区开设的回收流动点,不是「梗有一间喺左近」。除了拥有超强回收意志的市民,大部分市民不会专诚坐车送交回收物到各个回收站/点。

以笔者为例,到区内最近的回收站,连同等车坐车和步行,需花时四十分钟,一来一回需要超过一小时,香港人生活繁忙,实在难以抽空到回收站/点。虽然「绿在区区」于十八区开设回收流动点,但开档时间都在平日,星期日休息,开档时间为十点至五点之间的办公时间之内,对于广大上班族来说,根本连遇上开档的机会也没有。

到回收站不便 来回需时

绝大多数公共屋邨、屋苑(屋邨/屋苑),也未有为垃圾徵费做好预备。一般屋邨/屋苑只设四色回收桶,但回收类别非常有限,厨馀固然少有回收,胶袋、外卖最常用的胶餐盒、胶餐具、包水果的网状发泡胶、网购最常用的泡泡胶等均不回收。四色桶不收的其他可回收资源,对打工仔来说难以送交「绿在区区」的回收站/点,又不能放四色回收桶,等于被逼缴交较高的垃圾费,除了感到非常无奈,亦会引发不同程度的不满。

如果居民一于少理,为减少缴费,把所有可回收废物全部弃置于四色桶内,将会成为屋邨/屋苑管理与居民之间无休止的争拗,尤其是塑胶废弃物,甚占空间,为减少使用收费的垃圾胶袋,屋邨/屋苑内的啡胶桶将会成为重灾区。

综观推行垃圾徵费的前期工作,最令人担心的是欠缺了评估。究竟垃圾徵费实行后,回收物数量将会增加多少?当局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应付?如果参考台北市经验,垃圾徵费于二○○○年实施,头一年台北市的人均垃圾弃置量从一点一一公斤降至零点三九公斤,减幅达六成五(资料来自《香港资源循环蓝图2013-2022》)。二○一九年本港人均废物弃置量为一点四七公斤,假设本港垃圾徵费可达台北市的成效,人均减少六成五,而减少的量中若全数为回收物,那么以七百四十万人口来计算,垃圾徵费头一年要多处理七千公吨的回收物,即每日接近二十公吨。对于突然大增的回收物,当局将会如何安排从市民的手里接收?如何送交回收商?而现有的废纸、废胶等回收商、回收厂,是否有足够能力处理大增的回收物?

或有人会反驳香港人现时已有良好的回收习惯,即使施行垃圾徵费,人均垃圾量减幅不会如台北市巨大。但要留意当地早在一九九七年起推动「资源回收四合一计画」,人均废物弃置量已显著减少至一点一一公斤,然而一到徵费实施,家居废物仍减少了六成五,可见徵费对加强分类、减废回收发挥重大的作用。

徵费有效推动减废回收

垃圾徵费实施后,打工仔女、三无大厦和没有回收设施的屋邨/屋苑住户,本已难靠「绿在区区」送交分类出来的回收物,环保署撤走三色桶后,其他管理三色桶的部门如康文署、渔护署及房屋署,相信也会逐步「撤桶」,届时回收物无处送交,市民被逼要付费掉弃回收物,难免有怨气。民生无小事,推行垃圾徵费将会对二百六十多万个住户造成影响,当局必须做好回收物增加的评估,并制订相应的应对措施,以免回收物在街上泛滥。
黄燕怡
政策研究员、议员工作人员协会秘书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