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论坛|善用科学数据 防治榕树害虫

2023-06-02 00:00

5月中旬,我如常行经沙田文化博物馆外的大涌桥路时,注意到一棵榕树的树叶几乎完全消失了。我心想,这是否因为早前的钻探工程破坏了这棵榕树的主要根系?仔细观察后,我才发现树底下布满了棕啡色碎屑物和被啃咬的叶片,而树干上亦有幼虫在爬行,确定这棵榕树初次遭受到朱红毛斑蛾幼虫的侵袭。

自2020年起,朱红毛斑蛾(Phauda flammans)对香港的榕属(Ficus spp.)乔木和灌木为害愈趋严重,此蛾的幼虫具专一性,只啃食榕属植物的叶和幼嫩叶柄,较广为人知的榕属树种有细叶榕、垂叶榕、大叶榕和高山榕等。虽然此蛾品种早在20世纪初已分布于南中国及东南亚地区,但在2019至2020年前,香港并没有广泛爆发的纪录。最初由天水围、元朗一带发现,这2至3年陆续在市区的榕树上繁衍,到今年上半年,全港市区只剩下香港岛、东九龙、将军澳、南大屿山及其他离岛尚未有爆发。朱红毛斑蛾平均每年有3至4个世代(generation),繁殖力强,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防止其扩散,将迟早波及属「高危群组」的上百年树龄老榕树和有独特保育价值的港岛石墙树。
迟早波及百年老树

或许有人会问:「万物相生相克,难道此蛾就没有天敌吗?」经过园艺树艺同业们多年观察,本地的天敌,如花胸姬蜂、黄猄蚁等,其数量远远无法有效减少此蛾的数量。此外,蛾的毒性也不会让鸟类视之为美食。有人可能会认为,榕树有强大生命力和复原能力,为甚么要危言耸听?就让榕树们天生天养,自我恢复,何用大费周章、花纳税人金钱去灭虫?

我在此提出几个隐忧和考量:(1)受褐根病感染及被列入《古树名木册》上的老榕树,如有地标性意义的柏丽大道榕树群,未来还要抵御反覆而来的虫害,其健康会否受到严重威胁?

(2)在人流和车流繁忙路旁的老榕树和老龄石墙树,在幼虫啃食的高峰期,叶片稀疏时,可能会让树艺师误判其健康状况,进而增加修枝减重的幅度和次数。在恶性循环下,树木重生的储备会否逐渐耗尽?

(3)据笔者研究显示,细叶榕占本港市区公共绿化空间内树木数目约6%,属数目最多的榕树品种,若政府及各界未有实施系统性防治策略,老病榕树将首先被淘汰,接下来是其他生长环境不佳的榕树。

(4)首当其冲的是旧区的老榕树,它们树冠宽广,对于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和碳氮循环有重要贡献,同时为共生物种,如榕小蜂提供了繁殖和重要的栖息地,也影响了其上层捕食者的食物源。

(5)老病榕树慢慢被淘汰是大自然定律,但广大市民对一些地标性榕树具有深厚感情和集体回忆。因此,我们可进行一个具代表性的民意调查,附上不治理及治理害虫成本方案,让市民表达是否值得为此投入资源。值得留意的是,不治理的成本包括移除树木及重新种植,但其生态服务上的损失难以量化。

一份综合世界各地市区树木害虫的文献指出,有49篇报告显示害虫会明显令树木变弱,并加速其死亡。为了科学化地评估朱红毛斑蛾的影响,我们需要采用数学模拟模型去估算榕树的衰弱和死亡情况,还要比较未来天气,及在不同情境下,防治管理所需要的资源投入。
用数学模拟模型去估算情况

随着虫害不断扩散,以化学虫药防治虫害的机会也愈高,导致一些高毒性物质悄悄进入城市生态系统,对环境和人类造成伤害。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政府必须制定综合防治控虫指引,优先采用物理及生物防治方法,严格禁止使用高毒性虫药,以保障生态环境、人类和动物的健康。
罗敏仪博士
香港地球之友董事会委员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