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国勇6岁跌断骨 启发医学侦探脑
2024-06-17 00:00作为传染病学权威,袁国勇的名字早已蜚声国际,在香港亦家喻户晓,由1997年H5N1禽流感、2003年沙士,至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每逢香港爆发大疫症,总见袁国勇身穿招牌圆领外套,走在抗疫前线。现年67岁的港大医学院微生物学系传染病学讲座教授袁国勇,下月出版自传《My Life in Medicine A Hong Kong Journey》,讲述童年经历、从医生涯、多次参与抗疫过程等。他说面对疫症,最重要是重视科学证据及决策,「越远离事实越危险」。
袁国勇接受《星岛》专访时率先透露新书部分内容,忆述6岁时曾被巴士撞伤经历,对后来成为传染病专家影响尤深:当年妈妈找了一名邻居、16岁的男生带他到湾仔上学,下车时巴士未停定,却不知何故被该男生推下车,更被巴士拖行一段距离,随即昏倒。袁父到场后却接他回家,而非送院,翌日醒来又把他带到跌打馆,将折断骨头移位,形容当时「痛到晕」,回家后整个月走不了路。
250页自传 花14天写成
他说,读医后才发现这种伤原来只需放着不动,便会慢慢复原,但当时的跌打医师没相关医学知识,又没有向他问病历,「我做医生后才发觉,原来那个跌打医师犯了错,他没有从头到尾、详细地将整个病史重组一次」,了解到要成为一个医生,就是要如侦探般将案件重组,对查清问题及治疗非常重要。
他形容这段经历对人生既是启发,令他日后参与很多医学调查,而透过自传回忆童年往事,也是「怀旧治疗」。自传以英文撰写,长达250页,每天下班后4时开始写至8时,仅花14天便完成。
袁国勇多次参与抗疫工作,其中沙士一役,他带领团队最先确认沙士由冠状病毒引起。他忆述,当年有数名医生染病后情况严重,包括屯门医院的谢婉雯和大埔医院的郑夏恩,当时二人已插喉,眼见她们最后因公殉职是很大冲击,令他觉得更有责任尽快找到原因。
抗疫讲科学 「惊恐系无用」
对于被称许为「抗沙士英雄」,袁国勇连声婉辞,「只系做好我份工」、「无话英唔英雄」,又觉得英雄不是特别好的字眼,予人感觉「人们只想要些可作寄托的好东西」。他认为最重要有两件事,一是「越接近真实就越安全,反之则越危险」,永远要重视科学证据;二是做决定要科学决策,很多时面对完全未明的情况下,「惊恐系无用」,反而要透过已知的事实解决问题,小心行事。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后,袁国勇获政府委任为专家顾问,其后政府推出一系列防疫措施,包括限聚令、疫苗通行证等,袁国勇亦支持政府措施,更示范帮自己打针。现在回想,当中有否不应推行的措施?袁国勇斩钉截铁说「睇唔到」,指口罩令、增设社交距离、边境管制和隔离、检测等全部做得对,没甚么问题。对于近年经济差、食肆倒闭,有人归咎于防疫措施过严,袁国勇直言这些指控无意义,指经济不景是因为欠缺西方、有钱「鱼翅捞饭」游客来港,与防疫政策无关,更多是受地缘政治影响。
疫情期间,袁国勇因呼吁打针、认同杀仓鼠令、应禁绝野生动物在湿市场出售等,备受争议,他说当时收到不少死亡恐吓,最严重是「要我全家死」,叹道「我讲嘅嘢两边立场都唔啱听」,认为有人歪曲其言论,对整体抗疫成效有很大影响。
无意做官 乐意当专家顾问
向来不想牵涉政治的袁国勇快将68岁,他说虽乐意帮香港当专家顾问,但无意做官,形容自己无能力,「无咁嘅(政治)训练点去做官?」他说两年半后应会半退休,笑言「港大都未必请我,到时再谂做其他嘢」。
關鍵字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