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小攻略2024|自行分配学位阶段 校长吁选校可进取
2023-09-12 15:36
每年官津学校的升小「自行分配学位」阶段,均在9月底接受申请,所以近日,子女就读幼稚园高班的家长,已开始蒐集升小资讯。教育局早前宣布,今年起小一入学申请全面电子化,如果家长想让子女参加「自行分配学位」,就可在本月21至29日,透过「小一入学电子平台」递交申请;但如家长仍想选择递交纸本申请,亦可向子女就读的幼稚园、民政事务处或教育局区域教育服务处和学位分配组,索取「小一入学申请表」等文件,并在本月25至29日期间,把填妥的申请表和有关文件直接递交至所申请的小学,结果将于11月20日公布。
不过,Elsie提醒家长,无论申请是经「小一入学电子平台」或以纸本递交,家长均只可为子女递交一份申请,若同时向超过一间官津小学递交申请,其申请将会作废;另外,亦不可以同时经「小一入学电子平台」和以纸本形式,为子女重复递交申请。
网上或纸本申请
在升小「自行分配学位」阶段,家长可在没有校网限制下,向全港任何一间官津小学作申请,对于这个珍贵的名额,家长应如何选择?Elsie跟身兼教育评议会主席的中华基督教会协和小学(长沙湾)校长蔡世鸿倾过,他认为在升小适龄学童人数减少下,子女入读心仪小学的机会增加,故鼓励家长在「自行分配学位」阶段,可尝试申请最心仪小学。
「以我校为例,近年获派学位后再离开的学生也增加,『叩门』亦比以前容易。」蔡校长指,离开的学生主要为移民,或转读直资或国际小学,「我校的2至6年级,也一直有学生退学。」
要评估子女在「自行分配学位」获录取的机会,家长应先了解这阶段的收生机制。在「自行分配学位」阶段,学校主要因应申请人是否「必收生」(即俗称的「世袭生」),以及根据「计分办法准则」计分,其中预留给「必收生」的学额,约为小一学额3成,如果这阶段未能录取所有「必收生」,就要用「统一派位」的学额填补。
注意「111」收生准则
事实上,在「自行分配学位」阶段,申请人能否成功被录取,很大程度是因应他们和学校的「关系」,例如有兄姊在该校就读,以及父母在该校工作的申请人,都属于必收生;假如申请人并非必收生,学校就会根据「计分办法准则」,计算申请人有多少分,例如父或母全职在与该小学同一校址的幼稚园或中学部工作、兄或姊在与该小学同一校址的中学部就读,都有20分;父母或兄姊是校友,则有10分;此外,申请人跟该校是否同一宗教、父母是否为小学主办社团成员等,都会有分数。
除了申请人和学校的关系外,还有其他准则计分,例如首名子女有5分,适龄儿童为10分等。如果申请人的分数越高,获录取的机会就越大;此外,如果同分的人数超过学额,就须以抽签形式分配。
蔡校长分析,在升小人数减少下,热门小学的录取分数未必下调,但参加抽签的人数却减少,换言之,有助提升「中奖」机会。「例如某些受欢迎小学,以往持20分的申请人都要抽签。现在可能20分仍要抽签,但参加抽签的人数少了,竞争不如以往激烈,家长可以『博』一『博』。」
另外,蔡校长提醒家长,部分小学在「叩门」阶段,会有「111」的收生准则,即申请人在「自行分配学位」,及「统一派位」的甲、乙部首志愿,都必须拣选该校,才会接受其申请。因此,若家长非常心仪某小学,现时须了解该校是否有「111」的收生准则,再制订其选校策略。
留意课程有否「补底」
至于如何为子女拣选合适的小学,除了因应子女的性格和能力、跟所拣选小学是否配合外,蔡校长亦建议,家长须留意学校的课程,是否有「补底」及与时并进。「在疫情这几年,幼稚园的学习很受影响,学生升小后容易『甩甩漏漏』,所以家长可留意小学课程有没有『补底』,例如中、英文科会学多些生字、数学科会否为学生打稳基础等;另外,学校会否与时并进,引入新元素,例如STEAM教育、国民教育、中国历史等,都值得家长注意。」
若有任何家长关心的话题,欢迎报料。
文:Elsie陈
文章刊于《星岛日报》2023年9月12日教育版专栏「家长八达通」。
延伸阅读: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