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筠媛 - 为甚么他会不快乐?|家长教室
2023-12-19 12:12
「为何关心深厚仍见孩子忧愁?」在我的工作里,家长经常提出此疑问。家长营营役役地工作,增加家庭资源,好让孩子多上一个兴趣班、补习班,或闲时享受丰盛晚餐,或假日在主题乐园来一趟闯荡。然而,即使我们关怀备至,孩子看起来还是不怎么快乐,为甚么呢?
《年少日记》的主角有杰生于律师家庭,衣食无忧,但作为血肉之躯,活着总不止于吃饱着暖,还需要父母的爱——最后他选择轻生,便是因为他感受不到身边人的爱。生于香港,父母或会将物质资源视为爱,而渴望孩子以「勤学」作为回报。不过,在孩子的世界里,比起去乐园游玩或是吃一顿好吃的,感受到父母的爱和支持,远比物质更为重要。
曾有一位家长打趣地说:「如果没有考试和功课,每个家庭都能做到母慈子孝。」这句说话仍犹在耳,彷佛在提醒我们——我们和孩子由何时多了一位「第三者」,让我们的爱好像多了一重隔阂,更令我们多了摩擦?而「乖孩子」又与「成绩优秀」画上等号吗?
试想想,我们日常与子女沟通会有甚么「对白」?「你温咗书未?」「你做晒功课未?」我们也许都不喜欢上司常常追问我们的工作进度,但难道孩子又会喜欢吗?毕竟他们也不想父母只关心自己的学业,但偏偏彼此的沟通也围绕着学业,带来不少压力;他们不想父母总是向自己发问、追问,但自己却没有分享。
我们不妨把自己当成孩子的挚友——除了话题要说自己关注的,亦留有空间让对方分享。而打开话匣子时,亦多主动分享自己的生活点滴,甚至是自己曾做错的事,让孩子感受到我们沟通的诚意,更乐意与我们分享心底话,让我们及时理解并帮助他们排解负面情绪。
(欢迎读者就有关内容,致电香港青年协会家长全动网热线:2402 9230,查询时间为星期一至五上午9时至晚上6时)
本栏由香港青年协会家长全动网社工及嘉宾轮流执笔,与读者分享亲职教育经验;本文作者为黄筠媛姑娘。
文章刊于《星岛日报》2023年12月19日教育版专栏「亲子同路」。
延伸阅读: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