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憑試改制後成績初探 有利STEM教育長遠發展
2024-07-17 00:00中學文憑試(DSE)今天放榜,今年是核心科目優化後首屆考試,也是當局首次在大灣區設立考場試點學校,故考生成績備受關注。考評局匯報考生整體成績理想,超級狀元多達8人,創歷屆之冠,顯示DSE改制後成績理想,反映當局對STEM(科學、科技、工程和數學)教育傾斜的政策成效開始浮現。
公民科不計分釋考生時間溫習
今年有逾4.9萬名考生應考DSE,當中有逾1.8萬人考獲「332A22」升讀大學最低門檻,比去年的逾1.7萬人還要多,反映今屆考生整體成績理想,不但中英數3個核心科目的及格率比去年高,取代通識科的公民科達標率更高達94.1%。1.8萬多人爭奪1.3萬個八大聯招學額,意味1.4人競爭1個學位,比去年1.3人爭1學位,競爭性有所提升。今年考獲6科5**的狀元共有10人,當中8人在數學延伸部分,即M1或M2亦取得5**而成為超級狀元,刷新2019年誕生6名超級狀元的紀錄。
考生成績理想,與DSE改制有密不可分關係。以往規定須在DSE中英數和通識科四個核心科目取得「3322」,另加兩個選修科取得「22」成績,才有機會取得升讀八大最低資格。然而,今年公民科取代通識科,而成績不像其他科目分1至5級,只分達標和不達標兩個等級,考生只須及格便可,變相可讀少一科。此舉可減低考生壓力,因公民科要求低,只要上堂時留心聽書和留意國民教育,猶如常識般,讓學生有更多時間溫習其他科目,或選修多一科選修科,結果今年有40%考生選修3個科目,比去年增加一倍,也讓考生整體成績有所提升。
今年超級狀元大增,也與大微調收生制度有關。由於公民科成績不再計分,八大院校和多間自資院校除了調整入學門檻,由以往「332222」改成「332A22」,還由今年起將M1或M2當作一個完整選修科目計算,令有遠見的學生早在兩年前已修讀M1或M2課程,以致今年報考人數大增,分別比去年大增22%和18%。
扭轉公眾重商科輕理科氛圍
越來越多學生選修M1或M2課程,因這兩科的課時比一般選修科少,毋須死記硬背,只要平時勤加操練題目,快速計算出答案便可,對數學能力強的學生來說便有很大優勢,可騰出時間溫習其他科目,以便在各科考取好成績。再加上八大院校均有一套入學成績計算機制,部分學院或課程對核心科目和選修科目計算方法和比重不同,在當前政府推動創科發展,一些科目如大數據、人工智能、金融科技等,均需要有較強數學知識作基礎,故院校收生時尤其重視數學、M1或M2科成績。家長眼見與STEM有關的學科越來越吃香,出於現實和功利需要,也鼓勵子女選修M1或M2,為日後從事創科行業打好基礎。
事實上,港府自2015年為配合創科發展而開始推動STEM教育,並在中小學投放資源推動,試圖扭轉高等教育重商科輕理科的氛圍。然而,各校推行STEM教育力度不一,有的走得較前,獲優質教育基金撥款,並把STEM列為重點項目全校參與,或採精英制安排一些數理精英學生參與比賽;有的只把STEM當課外活動方式推行,認為學生考好DSE,提高入讀大學比率,擦亮學校招牌才是最實際。
現在政府通過落實優化DSE核心課程措施,而大專院校在收生時也作出配合,讓公眾對數學科的重視提升到一個新高度,而相關措施成效也開始在今屆DSE浮現出來,相信會鼓勵更多莘莘學子選修M1或M2課程,有助推動STEM教育,為創科發展培育人才和社會氛圍。
關鍵字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