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加學費有理據 社會應理性看待

2024-06-20 00:00

本港8家資助大學27年來未有調整學費,在財赤高企下,港府已多次表示有意加學費,最新消息指教育局計劃明年起連續3年上調學費,每年加幅約5%至9%。加學費會增加學生及家長經濟負擔,難免引起一定反對聲音,但平情而論,大學如此長時間沒上調學費,加上庫房入不敷支,加學費是有實際需要,而有經濟困難的學生可申請學費貸款,並不會影響升學。
循序漸進加學費較易受落

資助大學培訓一名學生的成本至少要120萬元,因政府在學費上作出補貼,現時每年學費為42100元,只能收回成本約13%,意味若要收足成本,每年學費應是323846元。可是,大學學費自1997年以來一直沒有調整過,期間通脹上升近40%。在經濟好景時,庫房水浸,公眾對凍結學費來培育未來社會棟樑並無異議,但現時政府面對千億元財赤,出於滅赤需要,並以用者自付原則提出加學費,做法是合情合理,有理有據。

事實上,當局早在1991年便已將大學學費收回比率訂在18%,即收回學士學位課程18%經常費用,但至今仍未達標,現在政府將收回成本率仍維持在18%,意味每年學費最終要增至58292元,即升幅逾38%。不過,當局會顧及家長和學生的承受能力,無意一步到位,而是採取循序漸進手段落實,計劃明年起分3年上調學費,初步傾向首年加至少5%,之後兩年逐年增加,讓家長和學生較易接受,即使連續3年加學費,仍遠遠未達18%目標。

本港大學學費看似很貴,但若用國際大學的標準來衡量,卻並不算高昂。英國大學跟香港一樣採用劃一學費,當地公民學費介乎9250鎊至11100鎊(91842港元至逾11萬港元),國際學生學費則介乎12500鎊至35000鎊(逾12.4萬至逾34.7萬港元)。至於新加坡大學學費,則按公民、永久居民和國際學生的身份,以及所報讀的科目收費,文科商科學費最便宜,醫科和牙科學費最貴,以致出現公民學費介乎8250坡元至30200坡元(47688港元至約17.5萬港元),永久居民學費11550坡元至44900坡元(66763港元至約26萬港元),國際學生則是17965坡元至69588坡元(10.4萬至40萬港元)。

此外,香港銳意發展成國際高等教育樞紐,新學年將8大院校的非本地生學額加倍至40%,擴容不止涉及招生,還涉及擴建校園設施、增聘海內外知名學者和教授,需要投入更多財政資源。政府面對財赤,難以對8大額外增加資源,而學費作為大學其中一個主要經費來源,加學費遂成增加營運收入的最有效方法,當然大學也應適度調撥儲備協助當局建設國際教育樞紐,以減低政府的財政支出壓力。

大學要開源,其實可認真檢討現時劃一學費的做法,改行分科收費制度,與美國、澳洲、新加坡看齊。不同學科課程的成本各有不同,以實驗為主的理科、醫科和牙科成本較高,過往擔心這些學科收取較高學費,難吸引學生修讀,但事實是醫科、牙科、物理治理科是最多人想報讀卻是最難獲得錄取的「神科」。當前以科學、科技、工程、藝術和數學(STEAM)為核心的教育成為主流,越來越多學生修讀與理科和數學相關科目,當局是時候因應現實環境需要,考慮按不同學科成本收學費。
免息貸款助清貧學生升學

大學加學費對一些基層學生和家長造成壓力,但這並不成為反對加學費的藉口,因學生可向學生資助辦事處申請學費助學金、免入息審查貸款,減輕學費和生活費負擔,相信當局屆時也會提高資助及貸款金額。只要學生不是大花筒,畢業後找到工作,分期攤還,學貸不會變學債。

因此,大學是有合理理由加學費,冀社會理性看待和接受,而本港有6間資助大學的科研和學術地位備受國際認可,即使加學費仍比英澳美等留學大國便宜,相信仍會吸引海內外學生來港升學。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