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現場|反思教育的意義

2022-05-10 12:16

何謂教育?教育的目標是甚麼?教育的結果如何?沿着預設目標進發,如何到達結果的彼岸?千般演繹,萬種方法,無法定於一尊,也難然絕對,因此,教育這門學問,無法也不可能壟斷,社會各界,乃至政府,放軟手腳或加大力度都可以,社會大眾依然過活。

洪荒年代到二十一世紀的今天,野蠻與文明都是並駕齊驅。於是,不停有人質疑,儘管在西元前五世紀時期,東西哲人輩出,孔子及其弟子、蘇格拉底、栢拉圖及亞里斯多德,異域同聲,同吶喊理想人生,強調教育的至關重要,以面對愚昧的敗壞,抗拒世衰道微。

流水不腐,東方孔子儒學與西方「三哲」的時代距今已二千五百多年。近三十多年,西方興起後現代主義,特色是懷疑、挑戰傳統,走到極端是要批判,甚或摧毀傳統的一切,以致「甚麼也不確定」、「無限自我」的雙節棍,合舞在世界各個領域之上。於是,今天世界的自由得到無限伸張,社會無限憧憬,就因為敢於忘記東方孔老及西方三哲,「禮崩樂壞」的無病呻吟,喊了二千五百多年,至今還不是繼續運作如常,不會滅亡。教育無用論亦甚囂塵上。

但守着教育尊嚴的,卻是一代傳一代,孔子「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的崇高理念,「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的教育忘我精神,用行動一以貫之。教學專業的,亦明白蘇格拉底的「教育是把我們的內心勾引出來的工具和方法」;栢拉圖認為「與其不受教育,不知不生,因為無知是不幸的根源」;亞里斯多德說出教育的付出與遠見︰「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實是甜的。」

俗世清流,教育難立竿就見影,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二千五百多年來,仁義禮智信誠勤仍有說話的空間,正氣還可壓倒歪風,魑魅魍魎仍然不能站在人生大舞台的中央,筆者認為,這並非後現代亂序亂舞的自由自我使然,而是由代代無數默默耕耘、服膺東西聖賢的哲者,對教育信仰堅持的校長、老師及家長們的付出結果。歷史長河裏,這就是以結果為目標。


何漢權
作者為國史教育中心(香港)校長,長期關注學生全人成長及教學專業發展課題。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2022年5月10日教育版專欄「校長有情」,原文標題為〈教育〉。


延伸閱讀:

教育現場|校長

教育現場|一校一醫生/護士/中醫

文化情愫 身分認同

教育現場|三天自由檢測 考驗自由品質

教育現場|沙士抗疫真實故事


立即下載|全新《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