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社工教路 6招KO幼兒搶玩具

2022-12-29 15:35

俗語有云:「隔離飯香」,似乎很多1至3歲孩子都很喜歡玩其他小朋友手中正在把玩的玩具,即使是同一個款式,他們總覺得別人的更好玩,而且控制不了自己搶別人的玩具。不少家長面對這種情況都會頭痛不已,究意應如何教導?

對應不同年齡的孩子有不同考慮及方法,1至3歲表達及處理自己的情緒能力較弱,於玩樂中亦較自我,分享及禮貌這些品格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家長除了要運用以下6個方法,亦要以身作則,平日待人有禮及與人分享,身教言教,讓孩子潛移默化,有所學習。


方法一:學習日常借用的禮儀

孩子學懂與人相處前,最親密接觸的對象是父母,亦容易從父母言行中模仿行為。如果孩子想玩別人的玩具,家長可以向孩子表示自己的理解,但同時要告訴孩子合理合宜的方法,透過角色扮演與孩子模擬互相分享玩具的情景。除了問其他孩子分享玩具,父母亦可於不同空間教導孩子借用東西需有的禮儀,例如圖書或文具等,讓孩子明白先問准別人的同意或提出條件,若對方願意借出才可借用。


方法二: 稱讚建立良好行為

若孩子能夠明白及做到以禮待人,懂得有禮請求別人准許,家長謹記要具體稱讚孩子,讓孩子知道自己所做的行為是正確的,而他們所付出的努力,父母都是看到的。正面、具體而簡潔的稱讚,有助鼓勵孩子建立及保持良好行為,以及更有信心下次做得更好。例如:「你問准了表姐才借她的洋娃娃,很有禮貌,做得很好呢!」、「你懂得跟朋友輪流玩這個洋娃娃,一起玩耍,抵讚!」


方法三:代入對方角度思考     

家長可以引導孩子代入對方(被搶者)的角色,換轉從別人的角度思考,讓他們明白「被搶」的感覺一點也不好受;亦可問孩子:「如果你的好朋友搶了你心愛的玩具車,你會有何感受?」、「為何你會有這感受?」家長應先引導孩子表達,建立孩子的同理心,避免不斷講道理,要注意語氣,對事不對人。


方法四: 親子閱讀學習分享

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教導孩子要問准對方才可以拿取想要的東西,讓孩子培養禮貌和延遲滿足;安排親子閱讀時間,一起閱讀有關分享、處理情緒的圖書,例如:《分享椅》及《我好生氣》等,並加入相關的討論話題,刺激孩子思考。


方法五: 有需要時轉移注意力

有些東西不應該讓孩子觸碰,例如危險、骯髒、涉及別人私隱的物件等,尤其是對應1-2歲的幼兒,假如孩子對這些物件產生好奇,甚至想搶過來時,家長可嘗試轉移他們的注意力,讓他們不知不覺地被其他事物吸引。例如:「不如我們去公園玩玩?」、「回家後我們也有玩具車可以玩呀!」


方法六:保持良好親子溝通 

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就是保持良好的親子溝通,這樣才是減少不當行為的最佳方法。家長平日應聆聽孩子的心底話,讓他們有機會坦誠分享。儘管孩子的言語表達不是很流暢,家長也需尊重並耐心聆聽,讓孩子知道父母很樂意與他們在一起。

以上資料由慈慧幼苗教育主任(資深註冊社工)黃家嘉姑娘提供。


@2022 Healthy Seed
慈慧幼苗授權轉載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