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引入新科技监察 免病人「等到死」重演

2023-04-20 00:00

东区医院有病人在急症室求诊,其后倒毙在等候区的残厕内。这是3年内第4宗急症室病人「等到死」事件,反映公院医疗服务严重不足,当局须吸取教训,检视现有流程不足之处,尽快作出优化,并果断全面引入新科技,协助实时监察病人健康有否出现紧急状况,避免类似悲剧重演。
新措施对症下药  惟力度不足

公院急症室长期逼爆,病人往往轮候几小时才能见医生。日前一名58岁妇人因发烧和咳嗽,深夜到东区医院急症室求诊,苦候12小时后获安排见医生,医生着她再候进一步检查,但5小时后被发现在残厕内昏迷,抢救后不治。事件引起舆论热议,医务衞生局局长卢宠茂对事件感到遗憾,指事件已交死因庭跟进,将根据调查结果检视改善方案。

急症室多次出现病人「等到死」情况极其讽刺,即使今次院方声称依足流程行事,指死者求诊时在分流站被评估为第4级「次紧急」类别,情况稳定,当医生要求她作进一步检查,职员两度透过广播呼叫却没人应,由于其病情并非高风险病人,加上每天皆有病人自行离院,故护士没有到等候区寻找或致电给她。问题是病人等了逾半天,没理由连多等一会也嫌不耐烦,加上苦候十几小时,病人病情有可能突然恶化,事件反映医护警觉性低,即使病人多、工作量繁忙,难道连打一、两通电话给病人都没时间吗?就算自己没时间,也可以劳烦其他职员代劳。

医管局应检视现行急症室收症的流程并进行优化,尤其3年内发生4宗病人「等到死」事件,其中3人是在轮候见医生或等候上病房时猝死,不能再叹慢板。医管局昨晚宣布系列措施应对,如加强巡视等候区,若发现病人情况异常,会即时提供协助及安排医护提前为其治疗;病人在接受治疗后,急症室会尽量安排风险较高的病人在靠近医护的地方等候;职员巡视急症室厕所由现时每天7次加密至每小时1次;正在部分急症室的残厕试行安装感应器,若有人倒在厕所内或静止一段时间,系统便会发出警报;第3季会开始在部分急症室试行引入病人定位系统,有助即时追踪病人在急症室位置。

这些措施可谓对症下药,借助新科技来监察病人情况,但在推行时却略嫌畏首畏尾,未能全面推行。港铁红磡站去年有乘客倒毙在残厕内6小时后才被发现,便毫不犹豫地承诺在3个月内于全綫90个残厕内安装行动感应器,避免类似事故再发生。反观医管局有资源却缺人手,引入新科技监察设施可纾缓人手压力,为何安装感应器不能一步到位,究竟是在观望其成效再作定夺,抑或有其他考量呢?
勿滥用急症室  纾缓医护压力

外国医院急症室已为求诊病人佩戴无綫射频辨识(RFID)手带或智能手带,可实时追踪病人在医院的位置,甚至可实时监察病人的维生指数,以便提示医护跟进。2020年威尔斯亲王医院有病人在急症室「等到死」后,院方表示考虑引入智能装置,直至今次事件后才试行有期,但却是有条件地在部分急症室推行,还要合适的病人同意后才会获发定位器,究竟当局有甚么疑虑?忧心病人质疑个人私隐被侵犯,抑或是担心定位器费用不菲,当局须加以解释。

短期借助新科技可提升病人的安全,但始终无法解决急症室逼满人问题,中长期须从两方面入手。首先,加强宣传教育,不要滥用急症室。不少市民贪方便和贪便宜,因急症室诊费仅180元,平过到私家诊所求诊,故不管是平日抑或假期,身体有不适,即使是发烧、咳嗽也到急症室求诊,结果令急症室往往充斥很多非紧急或次紧急病人,令真正有需要的人未能及早接受治疗。要减轻急症室医护负荷,市民应自律到私家诊所或政府普通科门诊或夜间诊所求医。其次,加大力度输入海外及大湾区医护,以填补本地医护空缺。

医院有责任提供安全环境以照顾好病人,医管局须果断尽快改善急症室的硬件,而医护亦要提高安全意识,才能确实保障市民健康。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