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多方位支援 中小企应以创新作动力
2024-10-11 00:00行政长官李家超为了解本地中小企对目前香港营商环境的看法,日前特意率领相关问责局长到访生产力促进局,与业界代表见面交流,直接聆听他们的意见。由于本届政府第三份《施政报告》将于10月16日公布,李家超在进入最后「直路」阶段亲临生产力促进局,充分反映他非常关心中小企的前景和出路,特别是在外围环境复杂多变、地缘政治局势紧张的当下,更有需要深入调研,了解政府可以如何支援业界。
优化生产流程 提供个性化服务
内地近年高度重视「新质生产力」,这是一种强调以科技创新促进生产力大发展的重大变革,重点是由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等特徵。那么,这个概念对香港中小企有甚么启发呢?答案就是要突破传统生产模式的窠臼,主动把握数码化所带来的机遇,以创新为驱动力,谋求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站稳阵脚,甚至争取胜利。
有意见认为中小企要创新,就要在技术和产品上发力,这种说法不算错,但不全面。事实上,中小企的创新,除了技术和产品的创新,更讲求商业模式、管理方式和服务理念的创新。具体包括通过研发新产品、优化生产流程、提供个性化服务等方式,持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从而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竞争环境。
与中小企最密切相关的创新是电子商务。传统上,中小企高度依赖实体店销售产品,出货效率低,成本高而收益少,这种模式在新时代实在难以持久。反观,淘宝、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却带来多种好处,除了有利于相关中小企突破地域限制,将产品销往各地,亦有助企业精准分析市场需求,继而优化行销策略,提升销售业绩。
大湾区拥庞大市场需求
对香港中小企而言,创新之路可说是一条康庄大道。主要原因是特区政府一直在背后提供不少支持,为中小企清理了不少阻塞道路的荆棘。例如去年《施政报告》提出成立跨部门「电子商贸发展专责小组」,以政策帮助中小企拓展电商业务,包括在内地电商平台举办「香港好物节」,提升香港品牌的知名度和拓展内销市场,为本地企业转型「开路」。与此同时,鉴于中小企转型开拓电商市场的成本颇高,政府通过「BUD专项基金」等计划,为中小企提供财政支援,助它们轻装上阵。
香港中小企创新之路是一条康庄大道,也是因为香港身处人口超过7000万的大湾区共同市场,本地中小企遂有庞大的发展腹地。大湾区是中国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既有全球三大国际金融中心之一的香港,也有「中国矽谷」和「创新之都」深圳,亦有制造业强大的东莞和中山等城市。既然大湾区有着如此丰富的资源和庞大市场需求,香港政府理应充分利用湾区在地缘、政策和产业等方面的优势,帮助本地中小企开拓市场;而中小企本身亦应借助大湾区的创新资源和产业基础,不断提升自身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香港中小企面临全球化和数码化的双重挑战,转型压力无比巨大。要在竞争中取胜,一定要善于变革,拥抱创新。以创新为翼,借电商东风,立足香港,深耕湾区,那就是香港中小企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致胜之道。
關鍵字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