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友智库】共融教育中孩子们的得与失

2021-09-14 11:28

资料图片
资料图片

第一次接触「共融教育」这个概念,还是我在接受学前教师培训时。因从未接触过类似案例,我对此心存疑虑。因为,共融教育需要老师花费很多精力处理SEN小朋友的各种情况,这对班上其他孩子是否不公平呢?带着这个疑虑,我遇到了小A和她的同学们。

小A读幼儿班,被确诊为自闭症。她不听任何指令,还经常会因为一些无法预期的情境而大哭大闹。很快,小A的同学们就发现了她的与众不同。班主任轻轻地告诉孩子们:「虽然小A看上去和大家一样,但其实她还没有长大,还是个小BB,需要我们多多照顾她。」与此同时,学校老师们也给予小A极大的耐心和关怀。有很长一段时间,我观察到,小A的班主任的确花费了很多精力去帮助她,因此,班上的教学时间总是显得很紧张,其他孩子的学习活动也经常被压缩,他们的课程进度也往往落后于其他班。这几乎印证了我当年的疑虑,「共融教育」对其他孩子似乎并不公平。

然而,过了大半年后,我见到孩子们正在发生一些变化,那就是他们对小A显得格外友善!小A随手扔在地上的物品,孩子们看到会默默地捡起来,帮她重新放好;小A挥舞手脚躺在地上大发脾气,周边正在自由活动的小朋友会小心翼翼地绕过她,没人干扰她、嘲笑她,更没人伤害她;小A刚想爬上桌子,旁边的小朋友会马上拉着她的衣角,并大声告知老师,生怕她发生意外……孩子们真的都在照看着小A!老师们也都认同,这个班上的孩子相比其他班,更善良更有爱。

原来,当孩子们遇见比他们自己更需要照顾的个体时,只要有正确的引导,他们其实在学习更重要的一课,就是如何关爱包容他人,如何与人为善。这比其他任何教学法都更直接、更深刻。

回到前面的问题,共融教育对正常的孩子公平吗?我会说,有失更有得!孩子们失去的是一些学习游戏的时间,而得到的是被激发出的,来自心底的友善与关爱。前者在这个几乎每个家庭都是以孩子为中心的时代,相信不难被补足,而后者对孩子们来说,才是更加弥足珍贵!电邮:[email protected]

青妍老师
本栏由学友社学友智库专家及嘉宾轮流撰文,交流学与教经验;本文作者为在职幼儿教师,对幼儿教育满怀热忱。

文章刊于《星岛日报》9月14日教育版专栏「学与教」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