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人文|培育数码公民

2022-05-03 12:07

「公民」(citizenship)既是身分、权利,亦带来义务和责任的约束。香港政府近年大力加强价值观教育,而「公民」正是价值观不可或缺的一环。另一边厢,由于生活与数码环环相扣,「数码公民」(digital citizenship)一词应运而生。究竟甚么是数码公民呢?数码公民在教育的角色又是甚么?


建立学生「资讯素养」

「数码公民」建构于「公民」的定义之上。作为公民,每一刻我们都是社会的参与者。简单如到屋邨商场买面包牛奶或与亲朋好友餐间高谈阔论,以至选举投票,都是我们体现「公民」身分的方式。近年数码与生活高度接轨,参与媒介逐渐移至网上,学生作为「公民」一分子,是数码生活应用的先驱。除了方便课前后讨论的网上平台,以及用作网课的会议程式,学生普遍每日运用搜寻引擎、社交网络。虚拟世界与现实生活愈见交叠,意味着价值观教育亦应与时并进。

多年来,政府投放不少资源建立本港学生的「资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又称「数码素养」(digital literacy)。当中涵盖范围甚广,包括培养网上阅读风气、防止网络陷阱和网络欺凌、防止沉迷智能手机等。若要归类,可由个人层面入手,逐渐发展至学校、社会及政治层面。数码素养形成「数码公民」的一大特色,在本港的主流课程亦渐占重要一席。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数码广泛应用于教育上,建构数码公民的先决条件是使用数码的机会(digital access)。拥有更多教育资源的学生,数码可说是触手可及,自然更容易发展数码素养。本港学生的教育机会再均等,贫富差距仍然有机会造成「数码鸿沟」(digital divide)。可幸近年关爱基金及优质教育基金先后拨款援助低收入家庭学生购置数码装置,协助建设更公平公正的社会。

说回数码素养的培训。数码素养不外乎两个重点:用得合时及用得妥洽。中小学老师可以怎样培育学生成为「好」的数码公民呢?我们在此举出两个特别重要的例子。


批判思考及道德规范

首先是培养学生明辨资讯对错和可信性的能力,即是近年有学者提出的「批判性数码素养」(critical digital literacy)。偏颇失实或故意误导的新闻资讯,包括近年西方媒体常用术语「另类事实」(alternative truth),都是资讯爆炸的副产品。老师可鼓励学生从不同管道收集资讯,考虑资讯的来源,细心辨析接收的内容以避免被动接收。学生可根据说话者的背景和目的,积极提问和建立论证。因此,批判思考和数码素养可谓息息相关。

二是教导学生在虚拟世界的道德规范。学生普遍在校受惠于师长朋辈的规管劝导,不难学懂犯规带来的后果。然而,数码世界的规则模糊,匿名容易,隐作不同虚拟化身亦常见。因此,这更说明教育者需要帮助学生了解(数码)公民责任,教导学生在数码世界加倍注意一言一行,例如在社交媒体避免使用不雅或具攻击性的用词,坚守个人道德底綫而不易被煽惑。

「数码公民」在抽象的媒体上游走,更须自觉和自警。相关的价值观教育可否撒下重要的种子,在可见的未来将是每位老师的基本责任和挑战。


香港教育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研究及研究课程)及英语教育学系系主任谷明月博士
牛津大学教育系博士生 何博菁

本专栏由香港教育大学人文学院学者轮流执笔,内容属个人分享及学术见解,读者如有任何意见,欢迎电邮至[email protected]

文章刊于《星岛日报》2022年5月3日教育版专栏「数码人文」。


延伸阅读:

数码人文|英语能算是亚洲语言吗?

数码人文|世事洞明皆学问


立即下载|全新《星岛头条》APP: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