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家宝 - 未来教育|教评心思

2023-09-16 12:44

笔者喜欢听香港电台叶国华先生的《五十年后》,8月26日的一集,叶老先生问家长们是否准备好开学?对!笔者没听错,读者没看错,对象是「家长」,不是「学生」。节目中,叶老先生提到两点,笔者愿与读者们分享:

1.新世代的教育着重过程:以体育活动为例,不但是让孩子长身体,而是在过程中,孩子的意志、情商、团队精神和组织能力等会被发展。参与的孩子对周围环境的回应,更是孩子发展综合能力的表现产出。

2.家长和教育工作者要重新认知世界走向: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把自己接受教育的经历再一次在孩子身上上演是可预期的做法,问题是世界变得太快。虚拟世界和人工智能对传统知识为本的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至今可以预见的是知识教育会被放轻,资讯太多,知识太多,甚至超越孩子能承载的地步。因此,孩子需要学习的是如何研判、组合和总结知识。家长和教育工作者要知道世界往哪里走,网络和媒体是不可抗的力量,要懂得把握和创造不同的社会、国家甚至世界大事为不同的教育场景,实践全人的教育。

无独有偶,暑假期间笔者读了一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教育的未来」的报告——《一起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为教育打造新的社会契约》。因为全球化、气候挑战和数码革命等相关变化,报告建议学校的课程和教学方法都要改。人权和文化的多样性是基础教育不可回避的议题;环境教育逼在眉睫,学校课程责无旁贷;新数码时代到来,传统教育对数码工具的传授只有技能,资讯素养和批判精神如何让孩子掌握和善用。

这两项资料促使笔者思考在学年之初应该如何部署学校的发展?如何教育家长和老师?一言以蔽之,就是回归「教人」。2500多年前,孔子已教导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笔者认为「未来教育」其实就是还原基本步,Simple is Beautiful。


郑家宝
作者为中华基督教会蒙黄花沃纪念小学校长、教育评议会副主席。

文章刊于《星岛日报》2023年9月15日教育版专栏「教评心思」。

延伸阅读:

杨佩珊 - 难忘的9月1日|教评心思

翁港成 - 乐此便不疲|教评心思

陈玉燕 - 以书为礼|教评心思

蔡世鸿 - 花多眼乱|教评心思

潘咏仪 - 中学「新鲜人」|教评心思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