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專欄】多一選修科,行嗎?

2020-12-23 14:05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上期專欄提及「教育應該如何走下去」,觸發數位校長來電,表達同樣的關切。知音同行暢所欲言,各表偉論,看看有何出路。

眾人的共識是教育當局需要有一個明確清晰的方向,讓各持份者知悉及落實,否則學校、家長和學生便會十分迷惘,社會人才亦難以培育。

局長早前提出通識科課時將作刪減,考試成績只釐定達標與否,不分級別;專題研習將會取消,甚至科目的名稱亦將會更改。那麼,通識科培育學生共通能力的主要使命便會「自此消失」?剩下來只是部分似是而非的殘餘點滴?

數位校長都不約而同地提出一個想法,就是重拾昔日類似文、理、工、商分流的運作。不同的只是因時制宜,為其學習範疇重新定位,例如科理、人文、商經、體藝;學生需要修讀核心的中國語文、英國語文和數學,亦要在上述四個範疇作出學科的選修。各人還打趣建議必修國民教育,以滿足當下時代的取向。

分享討論期間,各人又談到學與教的模式;昔日是傳授講道和牢記硬背,考試亦多以資料回輸為優劣成敗之衡量。然而,教學範式在過往十多年已作出重大的轉移;反轉教室的模式、建構知識的取向、分析討論的方法、探究思辨的形式已植根在教室中,師生亦已習慣適應,主因這是世界的潮流,大勢之所趨。那麼,沒有通識科的議題,師生仍可通過其他學科培育其共通能力。年輕的下一代亦能把這些能力轉化及應用到其生活周遭環境的問題和社會各地的事件。

談論至此,大家都有點唏噓,只有期盼教育當局在改變學科的決定時,考慮到其對整體教育根基的影響,並同時需要建立一個穩妥的方案。破建需要同步進行,不是只說一句:「釋出課時後可多修一個選修科。」當多了選修科時,學生該如作出適切決定?當通識科改革後,學生的探究學習及思維能力有何改變,需要密切觀察及適時檢討。

麥耀光
作者為廠商會中學校長,從事中學教育工作逾三十載。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12月23日教育版專欄「校長有情」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