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专栏】亲子如何「好好对话」?
2020-07-28 10:44
疫情期间,亲子沟通机会大增,但有家长不理解为何不能与子女在这个好时机「好好对话」。现在我们尝试检视一下自己,有没有出现以下的沟通毛病:
父母只是说话,没有用心听:我们有时为了想知子女更多,会不停表达自己的要求、期望及看法,但忽略了子女的参与。最近有一位母亲向本人分享,其中六女儿不向她表达升学的想法,原来母亲对女儿要求远远超越她的能力,也没有给予女儿表达的机会,每次对话只是重复要求。最后女儿感失望,唯有沉默不语。原来当孩子失去与父母对话的兴趣,就不能感到父母的关怀,子女习惯缄默,就更加不愿与父母沟通。
父母只是发问,忽略子女答案:日常生活有很多问题只是具形式而没有真义,例如「你想点」、「你好吗」,发问的人其实是没有兴趣想知答案,他们只是社交表达。但如果我们把这些情况用在与子女的沟通上,即父母经常向子女发问没意思的问题,子女就不会回应。例如有一位儿子向我表示其母时常问他:「你会打几耐机?」儿子心想母亲根本不是关注她打机的时间,只是不想他打机,故儿子也不会认真回应,因他们感到父母不真诚的对待。
亲子以其他方法取代以「说话」沟通:当亲子间不愿聆听及了解对方的说话,就会不自觉用「非说话」的沟通方法表达。当父母不认同子女的回应时,就会以针对子女的需要处理问题,例如子女成绩未如期望,在没有协定下,父母取回其零用钱,又或者当子女不认同父母的回应,就会以「身体语言」回应,例如愤怒眼神或者背向父母,作出控诉。以上情况均会造成恶性循环,大大影响亲子沟通。
最后鼓励父母,有时孩子真的很难说出心底最真的话,只因怕父母失望,故我们需要用心聆听,重视回应,才能与子女「好好对话」。
香港青年协会 家长全动网
凌婉君姑娘
文章刊于《星岛日报》7月28日教育版专栏「亲子同路」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