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试题分析】历史科主任分享答题心得 留意提问用语 切忌资知不分

2020-09-02 11:22

即使考生在考试时面对自己不熟悉的课题,仍可运用答题技巧来争取分数。
即使考生在考试时面对自己不熟悉的课题,仍可运用答题技巧来争取分数。

今年中学文凭试已告一段落,为助考生了解自己表现,及让来年考生备战,多位中学老师将轮流为同学拆解各科试题,包括分析题目重点、同学须注意的地方、作答时的思考方法,以及如何备战等等。今日便邀请了将军澳香岛中学历史科科主任吴壁坚撰文,替大家拆解今届历史科卷一「历史资料题」。

文凭试历史科分为卷一及卷二,卷一为「历史资料题」,共设四题,内容涵盖整个甲部及乙部课程,基本上是甲部设两题,乙部设两题,必须全部作答。卷二为「论述题」,共设七题,学生只须选答其中两题;一般而言,甲部设三题,乙部设三题,最后一题为跨单元题目。由于卷一为必答题,受众较多,故此笔者将以卷一为中心,分享应试必须注意的事项。

提问用语影响作答

众所周知,历史科的评核非常着重提问用语,是整个考核其中一个基石。历史科每个提问用语都有指定的用意,而且衍生特定的作答方式,故此如果错误理解提问用语,往往会失分,甚至未能给分,不可不察。例如二○二○年卷一4(b)题问及漫画家对和平前景持甚么「看法」,「看法」就是重要的提问用语。一般而言,看法要描述漫画家对事件或人物等的实际意见,如果同学只以「正面」或「负面」去回应,就未能正确回应题目,因为所谓「正面」究竟是甚么意见,并未能清楚表达,故此该题要表达的是「漫画家认为会令和平重新出现」,这样才是有效的作答。

与看法相近的是「态度」,例如二○一六年卷一3(b)题问及深圳政府对麦当劳进入中国所持的「态度」,又应该如何作答?一般来说,「态度」要求比较情感的字眼,例如乐观、积极等都是可以运用的字眼,而毋须指出作者的实际意见。

卷一为「历史资料题」,内容涵盖整个甲部及乙部课程。
卷一为「历史资料题」,内容涵盖整个甲部及乙部课程。

除了上述的提问用语外,「追溯并解释」、「转捩点」、「相对重要性」等也是常见的,而且有特定的作答内容与方式。由此可见,提问用语影响整条题目的作答内容和要求,如果未能掌握,就未必能够获取高分。

「资知不分」后果严重

历史资料题注重资料的运用,而资料的来源有两种︰其一是试卷附设的资料;其二则是从个人的学习所得。事实上,每年的卷一,尤其每题的题(c),都有「参考资料」与「就我所知」两项,而这个也是非常重要的考试技巧。顾名思义,「参考资料」就是以题目附设的资料,加以引用而作答;「就我所知」就是以个人所知作出引用和补充。

题目问及「参考资料」与「就我所知」,同学必须引用题目资料与个人所知作答,并须兼顾均衡,不能侧重其中一边。重点是︰答案内容必须清楚指出哪些内容是根据资料,哪些内容是就我所知,例如二○二○年卷一1(c)题问及1951年至1997年期间的民主和种族平等是否有改善时,同学可运用资料A说明公务员在薪酬和地位上难以与外籍公务员一致,并不平等,这是「根据资料」;此外,同学可引用个人知识,说明当时华人首长级公务员的比例仍低,这是「就我所知」,同学必须兼顾两种资料,才有机会获得最高分数。关键是︰如果同学在答案中未能指出哪些内容是根据资料,哪些内容是就我所知,考评局规定最高只能获得该题分数的一半,即是四分,因为阅卷员难以分辨考生能否有效引用相关资料作答。

将军澳香岛中学历史科科主任吴壁坚提醒同学答题时,要注意提问用语。
将军澳香岛中学历史科科主任吴壁坚提醒同学答题时,要注意提问用语。

有效运用资料关键

历史科评核的另一基石是逻辑与资料的运用,因为整份卷一就是考核考生运用资料以回应题目的能力,无论资料的来源是题目附设或个人所知,也是如此。同学可以「三部曲」形式作答,即是︰一、回应题目;二、引用资料;三、解释资料与题目的关系。只要每条题目都能做到上述「三部曲」,起码保证在作答上不会失分,至于能否得到满分,就要看日常读书和解释的能力了。

与有效运用资料相关的,是「是否同意」的作答方式。二○二○年卷一四题题(c)问及是否同意,不少同学将历史科与通识教育科混淆,以为在历史资料题的作答上也要所谓的「驳论」。同学切记历史资料题的作答并不需要「驳论」,即只须选择「是」或「否」,然后运用题目资料及个人所知以证明自己的立场。事实上,只要看看历届的评卷参考,最高层级都是要求「能有效运用资料及个人所知」,所以只须能有效运用资料论证自己的立场,就能满分。

希望各位同学能掌握上述的考试技巧,再将日常所学融会贯通,获得美满的成绩。

文:将军澳香岛中学历史科科主任吴壁坚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