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不符父母期望? 家庭治疗师:家长不应过于自责
2022-02-21 12:42
第五波疫情来袭,莘莘学子又再次展开网课,二○二二年的首两个月对家长来说并不容易,既要担心孩子长时间看电脑荧幕视力受损,又心痛孩子为防疫减少外出玩乐的时光,压力可谓不少。
育儿旅程难被掌控
事实上,即使没有疫情,养育子女的旅程基本上也是充斥着不少令家长情绪起伏的事件,例如:
- 看到孩子患病不适,父母既担心又心痛
- 家长日接过孩子未如理想的成绩单,既失望亦自责
- 子女发脾气往往同时激起家长的愤怒情绪
- 看着家中一地凌乱的功课书本玩具时的心累
如此种种,都在挑战家长的情绪智商(EQ),所以当坊间流行不少训练孩子的情商班,笔者彷佛看到家长情商班亦有「市场需要」!
一方面,夫妻二人世界,两个成年人可以掌握控制的事情较多,例如工作、休闲活动、家务煮食等安排,成年人的情绪表达也较稳定,能够顾及对方的感受。而小朋友却带来难以控制的感觉,家长的时间表需要按孩子的状况调节,通常他们肚饿、疲倦想睡觉等时候都会闹情绪,而且如果家长约了朋友、定了聚会或活动,都未必能准时出现。子女的性格、升学、名次、专长,也未必由得父母决定,或者合乎家长「期望」。故此,为人父母必须认知及接受:育儿这趟旅程根本难以被掌控,失控感和混乱(messiness),是普遍而正常的感受。
扩展情绪容纳之窗
另一方面,上文提到的不同情绪事件,如子女患病、成绩欠佳、发脾气、不愿收拾等,也提示了父母需要扩展自己的情绪容纳之窗(window of tolerance)。我们在学校未必学过如何照顾情绪,有时可能倾向放在一边,然而当压力情绪增加,原本的处理方法可能就不敷使用了。当负面情绪来袭,它们需要被觉察、疏理,才会慢慢离去,这是一个自然的循环过程。假若我们逃避、压抑、自我批评,只会令负面情绪更加黏黏,甚至引致身心症状,如头痛、失眠、胃痛等。故此,父母可以尝试不以玩手机、煲剧等去分散注意力,逃避面对育儿带来的情绪负担;也不要陷于太多的自责感受,令负面情绪愈滚愈大。每次当我们正视、觉察和疏理各种情绪,我们都在扩张内在接收情绪的能力,好像换了一只大杯一样,内在的压力情绪才不容易溢泻出来,带来崩溃感甚至殃及池鱼。
文︰Kelly妈妈(80后婚姻及家庭治疗师,两个孩子的妈妈。)
文章刊于《星岛日报》2022年2月21日教育版「小手牵大手」,原文标题为〈第五波疫情下的家长〉。
延伸阅读:
亲子关系|有其父必有其子 家庭治疗师分析《IT狗》中的父亲形象
亲子育儿|忍唔住体罚子女? 家庭治疗师:可能与家长童年经历相关
亲子育儿|幼儿上学大挑战 与父母分离感焦虑 专家:应建立安全感基础
亲子育儿|生仔要考牌? 婚姻及家庭治疗师:勿让育儿变成压力来源
立即下载 | 全新《星岛头条》APP : https://bit.ly/3yLrgYZ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