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甄陶 - 由自动化反应到思考后回应|拼出幸福家

2023-05-19 15:19

刊登了上期文章后,有朋友回应:「你一句『多用客观、逻辑想法处理事情,避免感情用事』,说来轻松,现实是与普通朋友相处还可以,换着是家人,蒜皮小事也会激发争执。要客观分析来处事,有点强人所难!」

以上回应,我也深有同感。大家有否留意家人在压力下往往有固定的互动模式?父母照顾过于体贴时,子女总会嫌弃地顶撞一句:「都话唔使罗,我会㗎喇!」又或父母面口一黑,其他人自然就息事宁人。这种自动化反应,重复多年后已变得毋须思考,甚至不察觉当中的情感牵引:「唉!仲当我系3岁小孩!」又或者:「弊!妈妈不高兴。算了吧!佢想点就点。」

原来,驱使着我们这些自动化行为的,是实际或想像的威胁所引发的焦虑反应。这些焦虑就好像烟雾感应器一样,如果运作正常,可以保护我们;但如果反应过敏,便会经常误鸣,使我们作出各种不适当甚至过激的行为。

我们如何减低过度的焦虑反应、不让警钟误鸣?那便要了解思维与感觉的概念。感觉较为波动多变,容易传染,思维则较为稳定,基于事实及逻辑的思考。我们的警钟有多正常,有赖于我们有多大能力,区分自己的思维与感觉,进而按思维来回应。

首先,我们需要专注及观察自己,要对自己产生好奇心,了解自己的状况,而不是被惯常的反应骑劫,单是这转变已能减低焦虑。观察自己的时候,可反问一些问题,例如在甚么情况下我会对父母有这种反应?我这种反应怎样影响父母?再进一步,我们可以评估,这反应是我想达到的效果吗?我在日常生活中能做些甚么,以便向父母显示我已是成年人,而不是3岁小孩?成熟的人可怎样表达自己的想法而又能尊重妈妈?

经过这些自我探索后,我们便能较容易用客观、逻辑想法回应事情,较能阻截自动化反应的发生。网址:www.npac.org.hk


梁甄陶
本栏由基督教宣道会北角堂家庭服务中心社工及辅导员轮流执笔;本文作者为梁甄陶先生。

文章刊于《星岛日报》2023年5月18日教育版专栏「亲子同路」。


延伸阅读:

梁甄陶 - 「爱屋及乌」是否理所当然?|拼出幸福家

苏美仪 - 初婚的冲击|拼出幸福家

拼出幸福家|「长忧九十九」的反思

拼出幸福家|分道扬镳的启迪

拼出幸福家|不能放手的父母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