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國家不能紙上談兵 教大推大灣區實習計畫

2022-07-28 00:00

教育大學為了加強對國家的認識,決定更新畢業要求,並在課程中注入更多大灣區元素,成為八所資助大學中首所將大灣區考察列為必修課,還安排主修教育的學生到大灣區學校實習。教大此舉相信是讓學生對內地認識並非流於在書本上,而是透過實地考察或實習,培養出愛國情懷,還為學生提供更多就業機會,長遠有助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以收一石多鳥之效。
教大宣布,由二〇二三/二四學年起,學生須必修「跨學院核心科目」,在四年內分階段安排所有本科生到大灣區考察,完成考察後要進行小組匯報和反思,佔一個學分。同時亦宣布將與三所內地港人子弟學校合作,在今個新學年的下學期開始,推出「大灣區學校體驗先導計畫」,安排大約十二至十八名主修教育的學生前往三校實習三星期,任教中、英、數、體育及藝術等科目,並由導師觀課和評分,表現理想的可獲發證書。
加深認識內地增歸屬感
教大率先在課程加入大灣區元素,明顯是採取實際行動配合國家發展策略,大灣區正是十四五規劃的重點國策,而落實建設大灣區的關鍵在於鼓勵更多青年北上就業或創業。很多港青對北上顯得猶豫,因不清楚內地發展狀況,怕適應不了內地生活,再加上受西方不實資訊誤導,以致對內地有誤解。
因此,八大陸續推行國安教育,希望可加強學生對內地的認識,但若不親自踏足內地實地觀察和感受,始終是紙上談兵,教大現在決定比其他七大先走前一步,安排學生必須到大灣區考察,亦安排準教師到大灣區的港人子弟學校實習,目的是要讓學生透過親身體驗,加深對內地的認識和了解,破除對內地的誤解,亦開拓視野,增加對國家歸屬感,願意北上為建設大灣區出一分力。
對準教師來說,香港出生率持續下降,疊加移民潮,令適齡學生人口大幅下跌,中小學面臨縮班殺校危機,令畢業後能否執教鞭存在變數。反觀愈來愈多港人子弟學校在大灣區落成,而香港中學文憑試(DSE)可雙語考試,程度比內地高考為淺,且成績獲國際認可,及報讀本港或國際頂級大學,故愈來愈受內地學生歡迎,不少學校都開辦港人子弟班或DSE課程。不管是開辦港人子弟學校抑或DSE課程,最重要是解決師資問題,而香港教師或準教師的最大優勢在於能寫和能說流利英語,故對擁有香港教師資歷的人才需求甚大。
教大安排學生到大灣區港人子弟學校實習,既可讓他們親身領略到當地校園配套完善,教學團隊年輕化,讓其有更大發展空間,亦可乘機感受是否適應內地生活,而內地校方亦可在實習期觀察誰是可用之才加以挽留,最終讓學生在未來就業多了一個選擇。
提供打拼實踐夢想平台
長遠而言,隨着愈多學生在大灣區考察,親身認識到內地發展潛力大,機遇無限,為港青帶來更多就業和創業機會。此外,在內地居住生活成本低,有望落實住得寬敞些、活得更愜意的夢想,相信港青會透過社交媒體在朋友圈子推介北上發展有甚麼好處,成效更勝官方鋪天蓋地宣傳。
教大在課程中增添大灣區元素的嘗試是值得支持,既能增進學生對國家的認識和歸屬感,又可發揮自身優勢,為國家發展大局出力,亦為學生提供更多就業機會,願意北上打拼,闖出自己一片天地。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