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前景难乐观 开源节流不可免

2023-11-24 00:00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继日前在网志提及APEC一些成员正思考在不影响投资及竞争力下,增加税收来源后,昨天又在立法会强调要小心考虑推展大型项目安排,确保有足够财力维持政府开支及服务,字里行间流露当前面对着严峻公共财政压力。在财赤连年上升,而政府收入不似预期,财政状况已亮起红灯,即使没有良方妙药,当局也须设法尽量开源节流,切勿因困阻重重而不作为。

陈茂波5天内两度就公共财政问题发声,尤其一句思考增加税收,已触动商界神经,担心当局考虑加税。疫情令本港经济下滑,疫后复苏不似预期,今个财政年度已过了大半,多幅地皮频频流标,卖地收入大减而无法达到850亿元目标。股市和楼市低迷,股市日均成交额由去年1,250亿元缩减至现时1,070亿元,住宅成交量更由上半年平均每月4,400宗,大减至第3季的2,800宗,导致印花税收入大减,入不敷支情况恶化。今个财政年度首6个月赤字高达1,777亿元,比预算案估算的544亿元赤字超出不少,再加上大型项目准备上马,如何筹措资金,令财爷大感头痛。
加税变卖资产反弹声音大

面对赤字不断上升,相信开源节流成为未来3个月公众关注焦点。开源方法,离不开加税,但港府没有空间加税或开徵新税。低税率和简单税制,向来是香港成功的基石,当前政府致力抢企业和拼经济,若此时加税只会影响企业投资意欲,削弱竞争力。开徵新税项也有难度,曾荫权政府2006年曾提议开徵销售税,当时经济好景尚且遭市民反对而作罢,若在当前经济疲弱再提出肯定反弹声音不绝。至于开徵富人税,只会导致有钱人外逃,也影响到世界富豪前来香港设立家族办公室的意欲。

开源另一种方法是出售公共资产,但问题是政府有甚么资产可供出售?有人提议出售公屋,即重推租者置其屋计划,既可助市民圆置业梦,也可为库房带来收入。然而,此举不但衍生双重业权问题,还因在楼市下行的不适当时机推出,恐怕会进一步令楼价下跌,继而影响政府卖地收入。
出售港铁股权恐车费变动

政府作为港铁大股东,出售手上馀下股权是增加收入的最便捷方法,但恐怕会招来市民反对。港府2000年为解决财困,决定把港铁上市,虽然仍保留75%股权,但港铁年年赚钱却依然加车费,引起市民不满,指港铁作为公营交通工具没有履行社会责任,坊间已有声音要求政府回购港铁股份。一旦港铁全面私有化,市民担心只会重蹈领展当年接手公屋商场、街市和停车场后疯狂加租覆辙,车资可能有失控飙升风险,增加市民出行负担。

此外,政府还可以透过发债来增加收入。由于港府的债务仅占GDP的4.5%,属于低债务水平,理论上有空间进一步大幅举债。可是,美国十年期长债孳息率徘徊在4.4厘水平以上,推高各地政府和私人企业的发债成本,而高息环境将会持续一段长时间,意味港府将来发债成本会不断上升,此时发债并非最佳时机。
情况似曾相识须勇气破局

除了开源,政府亦应着眼于节流,恪守量入为出原则。当局早前已要求各部门在未来两年削减1%经常开支,用来重新分配到新的服务计划,但这并不足够,还应把冻结或精简人手、减薪等选项纳入考虑范围内。可是,后者触碰到公务员利益,恐怕会遭到其强烈反对。

当前本港财政状况,不能与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后情况类比,但即使现时政府财政储备有6,500亿元,比当年多出一倍,从收支角度看,同样只能维持大约一年的支出。故陈茂波连日借机点出当前公共财政危机,而且外围经济疲弱,内地又自顾不暇,令情况变得更复杂,目的是让市民感受到问题所在,有必要尽快采取应对行动,但个中阻力重重,仍须敢于迎难而上,适度腾出资金,按优次缓急程度推进大型项目,为本港经济增长打造新引擎,绝不能呆等经济好转才行动。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