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育儿|从电影《CODA》理解亲子关系
2022-06-28 13:01
根据系统家庭理论,家庭成员是环环相扣的一个系统,家庭如何运作,家庭文化为何,都是每个成员共同构成的。故此,假若我们希望见到家人改变、或者和家人的关系得到改善,其实可以从改变自己开始。以下以本年度奥斯卡最佳电影《CODA》一片为例子解释一下。
齿轮系统
1. CODA是Child Of Deaf Adults的缩写,指的是主角Ruby,一名美国女高中生,自小已成为失聪父母、哥哥与外界沟通的翻译员。纵然Ruby希望投放更多时间于考上大学音乐系,却因着父母哀求她协助家庭的捕鱼工作而经历心理挣扎。Ruby曾经觉得改变是无可能的,亦一度想放弃音乐梦,但因为她最后坚持离开捕鱼工作,才看到原来父母并非完全无助,也因为她不再视自己是唯一可以帮助父母的人,Ruby的哥哥Leo才可以「上位」,发挥长子的角色,继承和扩展父母的捕鱼生意。
2. Ruby的爸爸因着失聪的缺陷,经常怕麻烦了其他健听的渔夫拍档,故凡事迁就。Ruby的哥哥Leo却没有视自己是较卑微的,他说:「让他们健听的人适应我们这些聋人吧!」的确,当Leo视自己与其他健听的人一样有价值,不觉得自己有需要特别委屈,慢慢地,其他渔夫也愿意学习如何在没有Ruby的传译下与Leo沟通。
3. Ruby有一位伯乐音乐老师Bernardo免费教她唱歌,不过Ruby经常因照顾家庭而迟到,Bernardo坚称若果Ruby再迟到就不会继续教她。因为Bernardo纵然同情和欣赏Ruby,但他认为自己的时间同样值得尊重。因着他清晰的界綫(boundary),Ruby才不敢再滥用他的仁慈,有时宁得罪家人也坚持准时上堂。
以上的例子阐明了假如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像一个系统,当我一个人(齿轮)改变了推进的方向,其他与我互动的家人(齿轮)亦必然有所影响,可能大家开始角力,但亦可能慢慢调整新的运作方向。
自我修理
笔者在辅导工作上听过家长埋怨子女欺负自己,原来这位家长曾经亏待了上一段婚姻中的孩子,故此带着亏欠感照顾现任婚姻的子女,潜意识任由他们予取予求,作为补偿。当他能够觉察到这一点,并原谅自己,才可看到自己是值得尊重的家长,继而坚持任性的子女不能再「欺负」他,改变负向互动循环。
你在婚姻、亲子关系上有甚么渴望改变的地方吗?除了想着修理对方,或者可以先思考自己的角色和责任?
文︰Kelly妈妈
(80后婚姻及家庭治疗师,两个孩子的妈妈。)
文章刊于《星岛日报》2022年6月28日教育版「小手牵大手」,原文标题为〈关于电影《CODA》〉。
延伸阅读:
亲子育儿|廿四孝父母 对子女管教愈多愈好? 家庭治疗师:应该张弛有度
星岛新闻集团庆回归25周年专题网站,请即浏览:https://bit.ly/39AQC3m
立即下载|全新《星岛头条》APP:https://bit.ly/3yLrgYZ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