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故事|天后庙道 摩罗庙街 看宗教与文化
2025-01-24 14:00
天后庙道 Tin Hau Temple Road
- 地区:香港东区/湾仔区
- 起点:天后英皇道/铜锣湾道/高士威道
- 终点:宝马山琼峰园前
天后庙道位于铜锣湾和宝马山一带,是贯穿港岛北半山的一条主要道路,在通车初期只连接铜锣湾道和铜锣湾天后庙前的街道。
护海女神保佑渔民出海平安
铜锣湾天后庙又称为灯笼洲天后古庙或盐船湾红香炉庙,是一座私人兴建与管理的庙宇,主祀的神明当然是天后,另外也祭祀观音、包公等,附近的港铁站也因为这座天后庙而被命名为天后站。
时至今日,这座天后庙前仍然保留着几座红香炉,这与其中一个建庙传说有关。相传有一座红香炉冲到铜锣湾,当时的乡民认为是天后显灵,故此兴建这座庙来纪念此事,这也解释了为甚么这座庙同时也被称为红香炉庙。
天后,据传原名林默,又被称为林默娘,是莆田一带流行的海洋女神,专门保佑渔民出海平安。据当地传说所言,林默的父兄在出海期间遭遇台风,在危急之际,有一名女子显灵并把他们送返岸上。事后,林默的家人相信显灵的女子是家中的林默,而周边的渔民得知此事后也开始崇拜她,并称呼她为妈祖。
宋朝的地方官员为了让渔民与乡民感到被重视,便向朝廷要求册封妈祖以认可她的存在。妈祖受册封后,她的封号慢慢从灵惠夫人晋升为灵惠妃、护国明著天妃,以及康熙时的「护国庇民妙灵昭应仁慈天后」,到同治年间,其封号更增至64个字。
最接近市区的天后庙
其实在香港,与天后庙有关的街道命名,还包括油麻地的庙街、屯门的天后路、元朗的妈庙路和妈横路等,其中当然以铜锣湾的天后庙道最为人熟悉。
香港大部分的天后庙都坐落于乡村内,而铜锣湾天后庙则是最接近市区的一座天后庙,其历史更可追溯至18世纪,所以,当时的道路命名官员便顺理成章地,把庙前的道路以最具标志性且历史悠久的天后庙命名。
在天后庙道旁边有一条小路名为留仙街,但似乎没有人知道留仙是甚么意思。有指留仙是汉朝赵飞燕所穿的裙子款式,也有指是作家蒲松龄的表字,但笔者认为,留仙的意思应与天后庙有关,可能是指有神明曾在此逗留或显灵。可是,这些都只是凭空的猜想,没有人留下更多的证据。
笔者在此抛砖引玉,留待各位读者到天后庙发掘留仙街背后隐藏的故事。
摩罗庙街(Mosque Street)
- 地区:中西区半山区
- 起点:卑利街近英辉台
- 终点:罗便臣道近嘉兆台通道
摩罗庙街(Mosque Street)位于中环半山区,Mosque的意思是清真寺,顾名思义,就是有一座清真寺坐落在这条街上。附近还有一条同样以mosque命名,也是香港唯一一条以junction作为街名后缀的街道——摩罗庙交加街(Mosque Junction)。这两条街道所指的清真寺,就是位于些利街和摩罗庙街交界的些利街清真寺,它是香港现时历史最悠久的清真寺,也是香港法定古迹之一。
穆斯林建清真寺扎根香港证据
香港早年除了来华经商的欧洲商旅和在港寻找工作机会的华工外,还有不少来自英国殖民地的人士来港定居,著名地产商兼印度祆教教徒么地就是其中一例,当中也不乏跟随英国军队驻守香港的穆斯林。由于伊斯兰教徒十分重视礼拜,所以他们都会在居住地附近兴建清真寺,方便进行礼拜,而建于1840年代的些利街清真寺,就是穆斯林扎根香港的有力证据。
在13至14世纪,欧洲人会称呼部分北非的穆斯林为摩尔人,而摩罗就是摩尔人的音译,也是早年华人对印度籍人士的称呼。由于在1840年代,香港差役(即现时的香港警务处)大量招募印度裔人员投身警队工作,所以,当时的印度或巴基斯坦裔警务人员被称为摩罗差,即是担任差役的穆斯林,但随着时间的变迁,摩罗一词已演变成对印巴裔人士的蔑称,今天不太适合使用。
延伸阅读:麦加 伊斯兰教圣城|地图看世界
上环摩罗街中英文街名不对译
香港另一条以摩罗命名的街道,是位于上环的摩罗街(Lascar Row)。Lascar源自阿拉伯文,解作士兵与护卫,但由于当时的华人已习惯称呼印度人或穆斯林为摩罗,所以便出现了中英文街名不是直接对译的情况。
很多市民误以为近年才多了南亚裔人士移民到香港,但从香港清真寺的历史可以得知,南亚裔人士其实已扎根香港多年,很多居港南亚裔人士,已是第3或第4代。南亚裔人士对香港的商业发展、城市发展及社会安全等,都作出了很多贡献,值得我们尊重和包容。
文:香港都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助理教授罗乐然博士
本文摘自香港电台文教组节目《老细一齐嚟》,由锺杰良及客席主持。
图:网上图片、古物古迹办事处、香港旅游发展局、星岛图片库
延伸阅读: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