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見未為實 AI冒人臉詐騙更難防

2023-07-04 00:00

網絡騙案層出不窮,隨着人工智能(AI)日趨成熟,騙徒開始利用AI換臉、擬聲技術,偽造出以假亂真的效果來詐騙,令到眼見不一定為實,令人防不勝防。面對電騙黨使用先進科技行騙,市民更應提高警覺,保護好個人臉容和聲音等生物特徵訊息,更要提醒家中長者提防新型詐騙手法。
時刻提高警覺做好查證工作

警方公布首5個月詐騙案達15,792宗,按年大增58%,主要仍是以社交平台或釣魚訊息來行騙,但當局留意到正在歐美蔓延的「深偽技術」詐騙手段,已開始在本港出現。所謂「深偽技術」,是透過AI作深度學習的方法,模擬特定受害人的多角度面部特徵和聲音,然後將臉容移花接木地替換到任何影片上,再以聲音合成器預先錄製好一段錄音,便輕易製作出一段相當逼真的片段,再向「目標」人物發出虛假緊急求助電話,騙取金錢;或冒充名人向「目標」推介虛假投資產品騙財。

本來換臉、擬聲的「深偽技術」,在幾年前仍屬於需依靠高端設備的最先進科技,但隨着AI技術日趨普及,現在只需一部電腦或智能手機,在網絡下載軟件,利用幾張照片,便可迅速偽造影片,即使與受害人熟稔的人士,驟眼看也無法輕易分辨出真偽,光聽聲音也無法辨識影片中的是否本人。再加上騙徒只要掌握受害人的個人資料,營造出事態緊逼嚴峻,利用「目標」人物對子女或親友的關懷愛惜,為了想盡快協助受害人脫困的心態,輕易詐騙到對方,尤其是長者乍聞子女或孫兒出事,在心急如焚下,往往便聽從騙徒指示,將錢轉帳到某指定戶口。

電騙黨將AI技術和詐騙手法深度結合,打破了很多人向來眼見為憑、耳聽為證的心理防綫。為免家人被騙,至少有兩方面要做好。首先,加強個人訊息保護。騙徒能夠取得受害人大量個人資訊,相信受害人愛把個人和親友的資訊和影片放上網,讓對方可以蒐集重要資訊有關。因此,市民在使用網絡時須小心,尤其當收到一些不認識的平台傳送過來的廣告、中獎通知、交友、網上問卷調查等,切勿隨意填寫個人資訊,也不要輕易提供人臉、聲音或指紋等生物辨識特徵,以免被不法之徒掌握,然後向你的親友進行詐騙。

此外,要向家中長者灌輸時刻保持警覺、做好查證工作的意識。由於被騙的大多是長者,而長者往往是科技盲,當驟眼看到「深偽技術」影片,可能會即時被影片中的逼真影像所蒙騙。若長者長期被告知遇事要保持冷靜,可嘗試用方言跟視頻中人物進行對話,測試其反應,以便核實其身分,甚或主動暫停通話,即時嘗試聯絡當事人,若聯繫不上,應通知其他親友尋求協助,絕不能即時交付款項。畢竟騙徒是以快打慢,趁長者方寸大亂才能渾水摸魚,若如意算盤未能打響,可能覺得陰謀敗露,知難而退。
宣傳AI騙術破綻增防騙意識

面對「深偽技術」可能成為騙徒的新詐騙手段,警方應加大宣傳力度,教導市民如何防範。警方指出,現階段AI技術和數據並不完善,被偽冒人物的眼神、口形出現不協調,市民若要求來電人士在鏡頭前做指定動作,如用手指橫過臉部的動作,便可判斷是否AI影像。警方亦應研究還有甚麼方法來發現AI換臉技術影片的破綻,當有新發現便即時發放相關資訊,提高市民的防騙意識,讓騙徒無所遁形。

科技日新月異,騙徒行騙招數與時並進,市民在使用互聯網亦應保持高度警覺,不宜將過多個人資訊放上網,更要多留點心眼,在瀏覽各種資訊時,只點擊來源可信的資訊連結,才能避免墮入騙徒所設的陷阱,將可能遇詐騙的風險減至最低。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