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副校長隨筆|分享朗讀樂趣
2022-10-11 15:26
還記得小時候,每次參與高年級同學的畢業典禮,都必定會聽到畢業生代表在台上的畢業講辭。內容雖然已經不大記得,但每位學生代表都必定是以澎湃的感情,加上激昂的語調,傾情演繹,感覺總是有點不大自然,好像有點怪怪的。後來年紀漸長,再有幸被老師邀請參加校際朗誦比賽,經老師訓練後,才明白到原來這些都是朗誦的技巧,並不是甚麼誇張的表現。原來朗誦是需要聲情並茂,有高低起伏,更有停頓轉折,音調鏗鏘有韻,才能令人更為投入。
在課室上中文課,每當教授新課題的時候,老師經常會邀請同學全班一起朗讀課文,有些時候更會請同學作個人朗讀。那時候,方才發現朗讀與朗誦原來又有很大的不同。朗讀文章,主要着重文字的準確性、咬字及發音的配合。朗讀時未必需要如朗誦般以抑揚頓挫的語調讀出文章,反而較注重語調的流暢,相對朗誦來得更是自然,那麼朗讀對學生來說又有甚麼好處?
當我們在朗讀的時候,首先會從文字體會到作者的所思所想、所經歷或想表達的事情,從內文的字裏行間慢慢啟發自己思考,從而有助提升聯想能力。除此之外,朗讀最重要的,就是要留心說話的語速及讀音是否正確,口語的表達能力便能藉此慢慢有所提升。常言道──聽、說、讀、寫,這四個技巧其實是相互影響的,當我們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閱讀能力自然得到提升。如果再配合朗讀,便能同時令說話技巧例如聲線掌握、語調運用甚至膽量得以增潤。
近年發聲圖書及利用多媒體展示文章亦大行其道,如果文章得以用聲音作分享,除了能照顧不同學習需要及有眼疾的人士外,相信很多長者亦能得到體會文章的機會。
學界與全球人類在這幾年共同經歷了新冠疫情的衝擊,在人與人的距離越來越遠及口罩的阻隔下,筆者發現有不少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的確受到很大程度的影響。疫情雖然還未消失,但我們更需要重啟正常生活,是時候啟發及提升學生溝通與分享的能力,重新由原點出發。
香港兒童文藝協會最近舉辦了一個有意義的活動──香港朗讀節,目的就是希望讓全港中、小學生一同朗讀文章,透過閱讀與分享,提升學生對朗讀的興趣與能力。這個雖然不是甚麼比賽,但卻是個值得推廣及很有意思的活動,希望多些學童可以一起參加,齊來享受朗讀與分享的樂趣!
香港百人童年朗讀節
詳情請按此
報名:https://reurl.cc/GEy3Np
黃文龍
小學副校長
圖:資料圖片
延伸閱讀: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