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式爱国教育有序开展 彰一国两制包容性
2023-06-29 00:00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对港澳台同胞等不同群体的爱国主义教育作出针对性规定,引起港人关注,一旦草案获得通过,港府会否以本地立法实施。其实,立法并非唯一手段,港府近年积极开展爱国教育,已取得一定进展,若继续推动相信会做得更好,将有助增强港人的国民身分认同和国家民族归属感,亦维持本港是个开放包容城市,更凸显一国两制的价值。
落实国家要求 立法非唯一手段
草案立法目的旨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凝聚全体民众力量建设现代化国家和推进民族复兴。草案不但面向全国民众,更对港澳台同胞作针对性规定,明确指出国家采取措施开展历史文化教育和国情教育,以增强港澳台同胞对国家和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内地近年大力推动爱国教育,过去一直以指引形式,从道德层面鼓励所有学校主动去做,但现在却通过立法形式,提升到以全国性法律层面实施,意味是非做不可。内地认为台湾是祖国统一大业最重要目标,草案将台湾纳入并不让人意外,但当前两岸一水之隔,要在台湾落实存在一定难度,但港澳已回归多时,草案一旦获得通过,香港无可避免要对接国家对爱国主义教育的要求。
因此,草案提交人大常委会审议,瞬即引起市民关注是可以理解。家长忧虑这会增加子女的功课量,令放学后本已非常紧凑的补习班和课外活动行程,又要再作新安排。教师也担心要重新准备新教材应对,加重工作负荷,而校长亦如履薄冰,忐忑在落实爱国主义教育法时有任何差错,随时成为反面教材。
问题是一旦草案获通过,会否以全国性法律在本港实施,例如纳入《基本法》附件3,或由本港自行立法。人大常委李慧琼放风,据其了解爱国教育法不会纳入《基本法》附件3,也不一定需要在港立法,相信港府会有相应措施,配合爱国教育法落实。
事实上,港府在2019年黑暴事件后,因应部分参与暴乱的青少年的国家民族观被扭曲,积极有序在学校加强国民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包括将高中通识科修改为公民与社会发展科,要求学生学习国情、宪法、《基本法》,并须到内地实地考察至少1次;协助学生从小正确认识中国历史、欣赏中华文化和传统价值观、尊重国旗、国徽、国家等国家象徵和标志。至于教师必须参与培训课程,而为了支援教师做好爱国教育工作,港府支持教联会成立爱国教育支援中心,通过展览室的虚拟实境(VR)、扩增实境(AR)向学生展现中国近代史,亦会举办各类型教师培训工作。
起步虽迟缓 仍有优化空间
港府过去几年不遗馀力地从教育入手,宣扬爱国主义,对学生进行薰陶,让其认同国家民族,跟人大常委会正在审议的爱国主义教育法开展历史文化教育和国情教育的要求并无二致。虽然本港爱国教育仍处于起步阶段,还有进一步优化空间。毕竟培养学生爱国情操非朝夕可成,须潜移默化,要从国情、国史和国学入手,但很多年轻学生对鸦片战争和抗日战争所知不详,当局应认真加强这方面历史知识教授,考虑设立抗日历史纪念馆等,让学生对香港和国家历史有更真确认识,而不会被西方媒体或史书所误导。
弘扬爱国主义,补香港过去短板是必须,但切不能矫枉过正,因香港是国际城市,须保持理性、包容、开放,才能与外国高度联系,充当内地与外国的桥梁。
既然港府已努力不懈地推广国民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使爱国主义成为主流价值观,只要持续做到最好,既能落实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一国」目标,又能体现「两制」的包容性和灵活性。
關鍵字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