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北都挑战多 官商互谅合作方成事

2024-12-09 00:00

中央兼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夏宝龙上月初南下深圳,与香港工商界人士、包括各大发展商代表举行座谈,强调工商界是香港发展的「主力军」,呼吁诸位企业家不要只当「评论家」或「旁观者」,而是要做「实干家」与「行动派」,积极参与北部都会区发展。
政府不希望发展商「蚀住做」

到月底,特区政府率领工商界代表团到多个北都发展区实地考察,并随即举行了签署仪式,与85间本地、中资及外资企业签订发展意向书。同日,政府公布北都区内首3个「片区开发」试点计划,预计明年起陆续推出市场招标。出席签署仪式的中联办主任郑雁雄指出,「片区开发」是特区政府的「大手笔,出好招」,鼓励工商界要全情投入北都发展。多个有份签署意向书的发展商,亦对北都发展齐声赞好,表明会积极考虑参与。

然而短短几日之后,不论在政府或商界内部,都有人为这鼓北都开发热潮澄清、降温,以至「唱反调」。专责卖地、批地政策的发展局常任秘书长何佩玲表示,签署意向书主要是表达支持北都发展的大方向,发展商签纸后实际「没有后果」,他们是否真正参与某个「片区开发」项目,最后都要自己「计掂数」,政府也不希望他们「蚀住做」。

身兼全国政协常委的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蔡冠深,更不止一次接受传媒访问,强调签署意向书主要是向各方展示团结,支持在北都发展创科这条「大数」,但香港是自由社会,个别企业实际会否投资,这条「小数」需要各自计数,即使有企业签了意向书但最后不参与,也不会有任何后果。

正如本报早前分析香港卖地「流标潮」时指出,发展商近年不愿意积极投地或出价偏低,原因甚多,未必代表他们对香港长远发展缺乏信心。当中最主要原因是楼市逆转,楼价回落,降低了新发展项目的预期回报,尤其这边厢政府仍在加紧开山造地建屋。此外,部分发展商本身负债比率偏高,又或者单位库存较多,需要好几年时间来消化。
减息周期若「断缆」碍经济复苏

此外还有息口问题,美国候任总统特朗普扬言上任后狂加关税,如落实势必令通胀升温。美国联储局主席鲍威尔最近便改了口风,指进一步减息的逼切性已降低。如说好的减息周期中途「断缆」,不但会减慢香港经济和楼市复苏步伐,提高发展商为新项目融资的成本,连带政府通过发债来推动基建发展的大计亦可能受影响,早前发行的首批基础设施债券零售部分,首次出现认购不足额便是一大警号。

记得回归初期,董建华政府也曾考虑通过提供地价及税务,来吸引海外和内地的初创科技企业来港发展,但最后因担心被指偏帮某个行业或企业而作罢,造就了大量创科公司改为落户深圳。之后推出的数码港计划,则挑起了不同发展商之间的利益之争。此外,最早期的西九文化区发展计划,与现时的北区「片区开发」概念其实大同小异,但最终亦在一片「官商勾结」、「利益输送」的指控声中被迫推倒重来,浪费了大量时间,并间接导致今天的西九财政困局。

现在的情况已大为不同,首先是经过完善选举制度后,立法会及社会上的无理指控和抹黑已大大减少。其次现时形势是政府有求于发展商多于掉转,政府官员和市民大众都必须改变思维,以互谅互让,共渡时艰的心态去促成官商合作,在政策上加以调整配合,尽量降低发展商的忧虑和风险,这样才有望将北部发展的鸿图大计落到实处。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