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札记|研读历史有感

2022-05-20 12:57

笔者虽并非历史本科生,但亦有幸在大学修读了数个历史相关的课程。在研习过程中,得出了些学习,以及做学问的体会,正好趁此机会在本文整理一下。

要长进学识,最有效的方法还是从议题或问题出发。闲时阅读史书固然有趣,但当中内容却恍如过江之鲫,隔一段时间便会忘记,学问隔靴搔痒。读书笔记固然有一定帮助,但比起是否写下来,更重要的还是有所思考,只有思考才能令学问有所长进,而由问题引导思考,自然是学习及记忆的最好方法。所以在导修当中,导师往往便是围绕数篇论文或史书选段入手,再讨论导修问题。虽然有不少同学都是机械式抢答及背诵论文内容,但从讨论中,还是能总结出一些印象深刻的概念。例如东林党与东林学派之分别、中西学界对汉化之界定等。

随着对某个时期或课题研究深入,不同知识点之间便会互相联系。我今年撰写清末同文馆的论文时,在北京同文馆总教习丁韪良(William Alexander Parsons Martin)的回忆录中,发现京师同文馆曾经有回教徒就读,日后更出任驻外使节。这自然勾起我的好奇心,及后翻查史料及专著,才发现那是清末担任驻日公使的杨枢。杨枢是广州驻防八旗出身,先是进入广州同文馆,由于成绩优异,被保送入京师同文馆,后来担任通事等职务,最后获晋升为驻外公使。

那为何他是回教徒呢?刚好又和我上一年民族史的论文有关。原来清朝八旗吸纳了不少在关外居住的居民,其中渖阳有不少回教徒加入汉军旗。广州杨氏正是祖籍渖阳,及后加入八旗,在清兵入关后驻防广州,从此落地生根,传至杨枢已是七世。在去年的论文中,我已经以他的家族为例,讲述广州穆斯林的发展,想不到今年再次「有缘」相见。人物、史事之间互相联系,编织出跨越时空的联系,再由研究者加以发掘,这正是研习历史的有趣之处。

张之洞曾有言:做学问「非博不通,非专不精」。拙文之体会固然是业馀浅见,但相信只要继续由博入精,从问题出发,必然能够「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周正贤
作者为青年史学家年奖2019得主,国史教育中心(香港)青年组成员,现就读香港大学法律学院。

文章刊于《星岛日报》2022年5月20日教育版专栏「学与教」,原文标题为〈研学有感〉。


延伸阅读:

学习历史 学会通向未来

历史学习法|善用新研究方法 细心求出历史全貌

习史有法 唔只背诵咁简单

打机学历史是否可行?

回顾疫情历史
 


立即下载|全新《星岛头条》APP: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