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開局有成 政策落實還看後續執行力

2023-07-01 00:00

今天是香港回歸26周年,也是現屆政府上台一周年。過去一年,特首李家超以結果為目標的施政新風,在發展經濟和改善民生取得一定進展,同時也就香港未來發展在多方面作出長遠規劃,可謂開局有成。雖然未來發展大方向已定,但落實需時,市民期望當局繼續以務實有為精神,迅速有序推展相關規劃,為經濟發展提供新動能。
着力改善民生並制定未來方向

過去一年,本港最大變化莫過於香港終走出疫情陰霾,與內地和世界恢復全面通關邁向復常,使本港經濟強勁反彈,終止GDP連跌4季困局。這反映在民調結果上,近60%被訪者滿意政府整體表現,逾70%認同其團隊做實事和落實全面通關。

香港經歷黑暴和疫情折騰,錯失了近4年時間,需要追時間、追進度和追成績,李家超上任後集中力量改善經濟民生。房屋問題是重中之重,未來10年房屋土地供應呈「頭輕尾重」格局,為了建屋量提速、提量、提效,以及縮短公屋輪候時間,推出簡約公屋,並簡化收地規劃程序,引入私人機構參與資助房屋先導計畫「樂建居」。雖然有人質疑簡約公屋的成本效益,但為了盡快改善劏房戶居住環境,以創新思維解決住房老大難問題,未嘗不是一次大膽嘗試。

面對人口老化和移民潮,醫護及各行各業人手嚴重不足,港府除了派員到海外招聘醫生,更準備輸入非本地培訓護士、牙醫、護理員,以及多個工種的外勞,以便紓緩人手荒。當局還設立跨政策局和部門工作組,統籌人手處理地區衞生黑點,令鼠患、檔販阻街問題明顯改善。當局也首次提出青年發展藍圖,鼓勵青年參與社會事務,並利用青年宿舍計畫幫助青年解決住屋問題。

此外,當局也着眼長遠規劃,除了繼續推進北部都會區和交椅洲填海計畫外,更公布創科發展藍圖、新田科技城建設、基層地區醫療藍圖等,着眼未來發展的長遠規劃,為社會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李家超明白到這些規劃發展需要大量人才,為此推出搶企業、搶人才措施,原定在今年羅致3.5萬名人才,結果首5個月便超額達標,已批出4.9萬宗申請。李家超同時成立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督導組,又率領議員到大灣區訪問,積極推動與內地經濟融合來提升競爭力。
提防外圍經濟與地緣政治風險

現屆政府在短短一年內推出很多新猷,部分政策措施已取得成績,至於一些牽涉到未來社會經濟布局的重大舉措,大多仍處於規劃階段,有的是5年計畫,有的甚至可能超越10年,令人關注政府是否有足夠財政資源同時進行多項大型項目、能否妥善安置收地所涉及棕地作業者的安排,以及監督創科項目有條不紊推進而不變形走樣。

以新田科技城為例,雖然當局將之規劃為本港最大創科中心,但社會有聲音關注現階段項目較難向投資者集資,而目前對計畫有興趣的大多是在區內持有農地的發展商,令人擔心最終發展走樣,變成地產項目。港府在批地時須對進駐企業的性質和發展訂出明確條款,一旦發展走樣,政府有權收回用地,才能釋除市民疑慮。新田規劃同時涉及很多棕地作業者,大多屬於物流運輸業,當局若未解決其後續營運便先行收地,可能招至業界反對,故須先做好業界重置業務的配套。

雖然李家超開局第一年順利,但並不等於之後也諸事順遂,尤其外圍經濟疲弱,即使恢復全面通關,首5個月本港出口按年下跌16.3%,若情況持續,外貿熄火,單靠消費和固定投資,能否撐得住今年GDP增長3.5%至5.5%目標也成疑問。再加上國際形勢複雜,美國為了遏制中國,相信會繼續唱淡香港,務求達到「以港遏華」目的,令未來充滿更多挑戰。

因此,港府須對外圍風險保持警惕,繼續以務實、創新思維排解民生憂難,並團結社會各界,戮力落實既定政策大方向,再接再厲做出成績,建設更美好的未來。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