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候選人辯論娛樂化 反映美國民主缺陷

2024-09-15 00:00

美國總統候選人賀錦麗與特朗普上周舉行辯論,辯論焦論卻非國家大政方針,而是只圖打擊對手形象,選民如看娛樂真人騷,此因不少選民亦覺得,總統大選由金主與小部分州份選民決定,他們一票的影響力被邊緣化。這反映選舉制度的不足,令民主備受衝擊,亦加深選後出現亂局的可能。

若說選舉辯論的目的,是給候選人提出治國方針、執政大計,讓選民揀選,那上周辯論與此目的相差甚遠。外界普遍認為賀錦麗在辯論中表現較佳,非因她政見高超,只因她成功激怒特朗普,令其失言,且她亦成功轉移外界質疑她政策理念矛盾,免卻失分。

此外,賀錦麗過去4年擔任副總統,既無個人政見,亦無個人政績,選民對她印象極為模糊,加上她成為總統候選人過程亦非「民主」,未經初選選民投票支持,只是民主黨內高層7月時緊急達成共識,由她取代表現差勁、要爭取連任的拜登,故亦有黑箱作業質疑。

故外界更期待賀錦麗能透過選舉辯論,展現可領導美國的宏圖和魄力,結果她雖能令特朗普失分,卻沒有增加選民對她治國能力的認識和認同,未為自己加分。
輸贏只在7關鍵搖擺州

賀錦麗的辯論策略,在爭取勝選上可能正確,皆因選民期待的,可能是一場真人娛樂騷,而非沉悶的政策辯論,此因老練的選民早已知道,候選人的選舉承諾,往往只是誇大其詞,且選民亦感受到,其個人一票對選舉結果亦越來越無足輕重。

其一,總統大選由少數州份而非全國決定。

美國採用選舉人制度,候選人在全國取得最多票數,並不一定當選,而是要在全國50個州中各自爭取該州獲分配的選舉人票,取得最多選舉人票的才能勝出大選。

由於絕大多數州份對民主黨或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的傾向十分明確,今屆決定輸贏只在7個關鍵搖擺州,即喬治亞、亞利桑那、內華達、賓夕凡尼亞、密歇根、威斯康辛和北卡羅萊納,7州人口共6100萬,只佔全國人口18%,但哪位候選人取得這7州,就相等於取得勝選。美國一人一票卻並非每票影響力相同,其他43州選民的投票無關勝負大局,故令他們看選舉辯論更易抱娛樂心態,而非要選擇國家命運。

其二,美國選舉中,金主高於民主。

美國選舉經費近年急升,2020年美國大選總開支140億美元,是2016年的2倍和2008年的3倍,其中總統選舉花費66億美元,國會選舉費用亦超70億,估計今年總統大選經費再急升,單是競選人的政治廣告開支,將超過100億美元。在龐大的選舉經費需求下,加上美國法院10年前判決,取消個人選舉捐款上限,令強大金主可無限量支持某一候選人,既助長選舉開支急升,亦助大金主的影響力。
金主影響力高於民主

就如拜登在6月選舉辯論表現差劣,多個金主扣起捐款,是成功逼使他退選的主因,此外,傳媒亦特別關注特朗普與賀錦麗的籌款能力,由於賀錦麗過去一個多月籌款大勝特朗普,手上競選資金遠多於特朗普,亦加強外界猜測她可能獲勝。美國選舉已變成有錢不一定能贏,但沒錢就肯定必輸,但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候選人受人錢財,日後要替金主消災,就成為潛規則。

在今次大選中,賀錦麗未有經歷黨內初選民主程序洗禮,大選勝負又由不足兩成選民決定,加上金主高於民主,這些都在蠶食美國人對民主的信心,美國民調顯示,已有半數選民覺得美國民主運作不佳。

民主選舉的最大好處,是少數服從多數,候選人和選民願選服輸,令政權和平交接。然而,這一優點越來越受到挑戰,如特朗普2020年連任失敗,其支持者發動國會山莊騷亂,這可能並非偶發事件,而是越來越多選民對美國民主制度失去信任的結果。

美國今年大選,候選人的言行,未謀求增強民眾對民主的信心,反令不民主的一面更突出,可能令選後再次出現候選人和選民拒絕接受選舉結果的亂局,這對民主制度、對美國都不是好現象。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