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希個案特事特辦 跨境器官機制可探討
2022-12-20 00:00四個月大女嬰芷希因心臟衰竭,危在旦夕,日前獲內地捐贈器官,成功進行換心手術,重獲新生,社會有愈來愈多聲音要求港府把握今次契機,與內地建立跨境器官捐贈移植機制。此舉實屬好事,尤其本港捐贈器官數字偏低,若能建立一套跨境器官移植的高透明度分配共享機制,將有助消除部分市民對接受內地器官移植的疑慮,讓更多逼切等待移植手術的病人受惠。
芷希換心手術,是本港首次批准內地器官送港移植。繼醫衞局局長盧寵茂希望將香港醫院納入內地人體器官分配與共享計算機系統(COTRS)後,議員、專家和病人組織也紛紛開腔支持,認為芷希事件打開了一扇門,為香港與內地跨境器官捐贈移植邁出第一步,期望日後能建立長效機制,將兩地跨境捐贈器官常規化。
打開兩地器官分配共享契機
社會人士支持建立跨境器官移植機制,相信是與本港對器官移植需求大有關,目前有逾三千人正等候各類器官移植,可是願意在死後捐出器官的人數卻不多,平均每百萬人中只有五人願意這樣做,以致很多病人未等到合適器官已經不治。若相關機制能早日建立起來,由於內地人口基數大,可供進行配對的捐贈器官便大增,大大提升了續命的機會。
不過,相關機制並不等於今後可供港人移植的器官供應大增,因內地對器官捐贈和移植設立了一套公平、公正分配機制,就是明確嚴格使用COTRS系統,利用電腦系統以最短時間自動運算出最匹配的患者名單,然後按病情危重優先、組織配型優先、兒童配對優先、血型相同優先、器官捐贈者直系親屬優先、稀有機會優先、等待順序優先等原則進行排序,定出誰是最合適接受者。即使香港納入COTRS,也不會有優先獲分配移植器官的權利。
今次芷希獲贈器官,純屬特事特辦個案。港府在本月八日向國家衞健委和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提出「搵心」請求,移植前提是內地沒有合適接受者的情況下進行,即不會剝奪內地民眾移植機會。剛巧上周四內地有一名男童因腦外傷導致腦幹死亡,死者父母願意捐出亡子的心臟,當局與COTRS上逾一千一百多名輪候心臟移植人士進行配對不成,鑑於心臟可保存時間上限四小時,否則便不能使用,唯有啟動將器官送港移植。
內地與港府多個部門和醫護隨即進行緊急合作,由器官摘除到運送到香港展開手術,用了近三小時,兩地政府更透過模擬演練,將通關時間壓縮至八分鐘,務求與時間競賽。事件凸顯內地關懷港人福祉,以人命至上無縫對接,爭分奪秒將珍貴器官送港拯救芷希的小生命。
內地系統趨透明捐贈登記者增
儘管兩地政府展現出救人如救火,但仍有人質疑內地器官捐贈的來源,擔心涉及器官買賣,卻又未能提出實質證據,也漠視內地不斷優化器官捐贈和移植制度的事實,依然戴着有色眼鏡看內地器官捐贈。事實上,COTRS數據庫所有器官均有清晰來源,連世衞組織也坦承內地器官捐贈系統公平性和透明度不斷提高,這解釋過去兩年自願登記捐贈器官人數新增逾二百萬人,令捐贈人數累計逾四百七十八萬人,比二○一五年急增一百九十倍。
內地器官捐贈制度日趨清晰透明,芷希事件反映中港兩地人性的大愛,港府應推動兩地建立高效的器官跨境移植合作機制,讓更多等候移植的患者能得到適切的救治。
關鍵字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