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基建投資巨 北都大嶼比翼雙飛難

2023-10-27 00:00

港府正推展北部都會區和交椅洲人工島兩大工程,一直強調雙軌並行,但從剛發表的施政報告,不難發現當局在政策和資源上已明顯向北都區傾斜。相信這與經濟下行壓力,財赤增加有關,在財政困難下,當局很難同時開展兩大發展項目,遂以務實姿態優先積極推進北都區發展。
賣地收入大減財赤料擴大

北都區和交椅洲兩大發展項目比翼齊飛的格局可能有變,在新施政報告中可見端倪,有關交椅洲人工島的着墨不多,僅一段而已,比去年施政報告的3段篇幅明顯大減。反觀北都區的篇幅便有好幾段,而且短期內會公布北都區行動綱領,已到了全面起動發展的階段,反映當局非常積極進取。

當局優先推進北都區項目,很大程度與當前經濟環境有關。疫後全面通關,雖然訪港旅客大增,但經濟復甦不似預期。俄烏戰事膠着之際,以巴又爆發衝突,地緣政治變得複雜,增加經濟不確定性,令外圍需求減弱,使香港出口連跌17個月,是有紀錄以來最長,制約了本港經濟增長。

再加上股市和樓市交投淡靜,印花稅收入大減,並打擊發展商投地意欲,以致多幅地皮流標,嚴重影響政府賣地收入,當局原先預計今個財政年度賣地收入為850億元,可是迄今實際收入僅110億元。賣地收入不達標似成定局,收支不平衡擴大,為政府帶來財政壓力。今個財政年度首5個月赤字約1362億元,財政儲備亦縮水至6986億元,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不諱言,今年財赤將會比年初預估的更高。

雖說兩大發展項目建設動輒要10年時間以上,而當前經濟困境屬周期性問題,不應因短暫困難而對大型基建項目退縮,應放眼長線,但畢竟兩個項目涉及資金極巨,政府有責任審慎理財。交椅洲人工島造價估計要5800億元,而填海造地所帶來的私人住宅和商業賣地收益,可望為庫房進帳7500億元,遠超建設成本。不過,這個估算是奠基於樓價穩步向上的假設,過去幾年樓價拾級而下,由2021年9月高位回落,累計下跌17%,令土地收益未必有保證,政府不得不審慎處理。

港府即使可以透過舉債來解決資金問題,尤其當局發債紀錄良好,備受投資者青睞,之前發行銀債、綠債反應極佳,均出現超額認購現象,但作為全球資產定價之錨的美國10年期長債孳息率徘徊在逾4.9厘,美債息飆升,勢必推高港府發債成本,否則難以吸引投資者買港債。假如港府要發債支持大型基建項目上馬,相關債息開支便會大增,在高利率持續環境下,持續大量發債並非最佳選項。
交椅洲難題多須審慎推進

因此,當局在推進兩大項目時不能再抱比翼雙飛的心態,須以務實態度重新審視,從兩者之間作出優次選擇。畢竟財政資源有限,如何讓資金高效運作,以較短時間取得成效是非常重要。北都區在推展上明顯有一定優勢,當局過去幾年已着手在新界收地,手上已積累一定地皮可供開發,而規劃亦進行得如火如荼,且多個項目與深圳共同推進,故在推行上刻不容緩。反觀交椅洲人工島今年內展開環評,相信環團會就填海影響海洋生態提出挑戰,令進度或會受拖宕,填海項目能否如期在2025年底開展也成問題。

施政報告宣布將成立大型發展項目融資委員會,並設立大型發展項目融資辦公室,除了要利用市場力量,槓桿市場資金和效率,為項目的不同投資融資方案提供意見,更要就各個項目的緩急先後作出協調部署,有逼切需要的可優先上馬,不逼切的可緩一緩,不會讓工程一窩蜂上馬,既有睇餸食飯的意味,更避免多項工程一起進行推高造價。港府在財政壓力下,採取先易後難,將資源傾斜在北都區是較務實做法,較易和盡快做出成績來,至於交椅洲人工島審慎推進,並不意味政府放棄填海,而是待掃除障礙,屆時開展工程便事半功倍。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