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速落實改組 助力打造國際教育樞紐
2023-11-03 00:00爭議多時的中大校董會改組法案,日前在立法會三讀通過,最快今天刊憲並生效。中大是八大院校中最後一間大學進行管治架構改革,過程中持續被政治化,隨着塵埃落定,各界期望中大向前看,盡快按照新方案的安排組成校董會,並以高透明度和問責性運作,確保公帑用得其所,師生們專注於學術研究,讓本港高等教育水平和聲譽更上新台階。
扭教職員主導局面增問責透明度
《2023年香港中文大學(修訂)條例草案》通過後,中大校董會人數將由現時55人減至34人,校內外成員由原本各佔約一半,改為校外成員佔逾三分二,3名議員校董數目則維持不變;同時會提高校長和常務副校長的聘任門檻,至少須獲校董會全體成員四分三投票通過。
大學管治是這次中大校董會改組的關鍵議題。中大校政管治近年備受批評,在2019年黑暴期間讓校外暴徒進入校園,令中大變成「暴大」,2022年先後爆出校長未公開招聘下續任、未諮詢校董會便自行更換校徽事件。中大作為一間受政府資助的大學,在校園管理、人事招聘和監管公帑運用都欠缺透明度和問責性,令人質疑大學管治一團糟,問題關鍵是校董會內有逾半為校內教職員,試問教職員敢在校董會上質疑校長的決定嗎?
中大管治出了問題,社會要求改革中大管治架構之聲不絕,而按大學條例規定,任何更改大學管治架構的建議,應由大學持份者溝通後提出修例,再交給立法會表決。問題是當局早在2002年《宋達能報告》已提出了要縮減中大校董會規模,中大校董會亦在2009年和2016年兩度檢討架構,兩次均認為有需要縮減規模和提高校外成員比例,但最終因沒共識而作罷。現任校董會主席查毅超7月時坦承自己被架空,對校內很多事也全不知情,令人質疑由院校自主推動的改革能否順利開展,這解釋今次修例為何由3名議員校董主動提出。
當議員提出修例,有校董發起校友公開聯署反對,指這有違程序,並有干預校政和學術自由之嫌,兩大陣營互相隔空罵戰,令問題變得政治化。最後當有聯署反對改組方案人士轉軚,校董會放棄表決,變相將改革中大校董會的決定權交給立法會。
勿糾纏程序問題着眼改善校政
法例針對中大校董會校內成員太多以致弊病叢生,出現濫權現象,遂提出削減校內校董比例,並提高對校長聘任門檻,目的是要改變教職員把持校董會的局面,令校董會今後將受到社會監督,避免濫權、欠缺透明度和不用問責的不公義情況再出現。
港府銳意將香港打造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而中大作為本港重要高等學府之一,在這宏圖大計上更是任重道遠。要建立一間國際級水平大學,校政管理是關鍵所在,修例後中大校董會成員數目大減,有助決策制定,若增加透明度,不但有助提高行政效率,還讓財政資源在有效監督下用得其所,並提供一個穩定校園環境,吸引更多國際知名學者前來應聘,讓師生們安心學習和進行學術研究,確保教育和學術研究質素,從而提升中大在國際學術界的影響力。
七大院校早已進行大學管治改革,中大在這方面明顯滯後,因此中大持份者不應再糾纏於修例是否合乎程序,而是着眼於如何更好地切實落實校董會改組安排,盡快從後趕上,提升校政管治,並在香港打造國際專上教育樞紐發揮更大作用,為香港培育更多棟樑之才。
關鍵字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