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逆转 「高收低卖」市区重建难持续

2023-12-19 00:00

市建局土瓜湾盛德街项目,早前由信和置业等三间公司合组的财团以19.34亿元投得,楼面尺价不足4700元,远低于该局两年前依照「同区7年楼龄」收购补偿政策向业主提购的近两万元。市建局行政总监韦志成表示,中标价远低于收购价,导致项目将录得15亿元亏损 ,但他认为在楼市下行的大环境下,这个结果无可避免。其实,只要政府带头检讨「同区7年楼龄」政策,尝试改变「高买低卖」格局,相信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市建局的亏损,否则重建项目越多,亏损只会越大。
「7年楼龄」计补偿难收支平衡

相比深圳等周边城市,香港发展得比较早,因此旧楼特别多。根据发展局数据,截至2021年底,全港逾2.7万幢楼宇的楼龄达30年或以上,50年或以上的亦有近万幢。这些旧楼有些需要复修,有些则需要彻底重建。今次盛德街项目重建后,可提供约640个单位 ,较原先仅约150个单位增加超过3倍。由此可见,有关重建项目创造了颇大经济和社会效益。

一方面,市建局重建项目有助市区更新,为香港创造新效益;另一方面,该局却出现财政压力——除了盛德街项目预计亏损15亿元,市建局之前其实已公布2022/23年度录得35亿元净亏损,是十年来首度「见红」,不得不令人关注市建局的财政状况。

无可否认,收地建屋流程冗长复杂,高位收购可能出现价差是正常的。但更大的问题在于,市建局还被逼以「同区7年楼龄」尺价计算补偿,导致收支平衡的难度更大。从实践来看,参考「同区7年楼龄」价格的政策,是导致重建项目极可能亏损的结构性因素。以盛德街项目为例,市建局在2021年8月开始收购业权,当时正值楼市畅旺、中原城市领先指数处于历史高位的时候。惟现时楼市明显逆转,结果便造成「高买低卖」的困局。
若楼市续下行投标价受压

众所周知,市建局收入来源比较单一,主要依靠将重建项目推出招标,再从中标的发展商收取前期款项,藉以应付下一批重建项目的收购和补偿支出。对于「同区7年楼龄」补偿机制,韦志成承认当初制定政策时并没有深思熟虑,因而产生了很多社会问题及欠缺持续性。

未来数年,该局在九龙城、旺角和深水埗数个已展开收购的重建项目将会陆续招标。不难想像,假如楼市持续下行,有关项目的投标价将会继续受压,部分在楼市高位进行收购的项目,在「高买低卖」情况下,将会由盈转亏,届时市建局的现金流必将受到干扰,并对其他收购项目的进度造成影响。

对于财政问题,虽然市建局可通过加快收购程序、调节项目推出时间,甚至向政府申请提高借贷限额等方式,解一时之困,但终归不是长远之计。我们认为,参考「同区7年楼龄」价格的政策并非老虎屁股摸不得,政府和立法会应肩负更大责任,牵头检讨有关政策,社会亦应积极参与相关讨论。只有这样,市建局方可告别「高买低卖」,找到一个达致收支平衡的营运模式,让旧区重建计划得以持续,最终惠及更多旧楼和劏房居民。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